石松类植物 Lycophytes
一 石松科 Lycopodiaceae
石松属 Lycopodium L.
东北石松 Lycopodium clavatum L.
匍匐茎蔓生。叶针形,先端具白色芒状长尾尖,易脱落,表面中脉明显,全缘。孢子枝从第二、第三年营养枝上长出,叶疏生,高出营养枝。孢子囊穗常2~6 个着生于孢子枝的上部,穗具柄。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具尖尾,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孢子囊肾形,孢子同形,球状四面体形,具密网纹及小突起。
产宁夏贺兰山南部,生于海拔1500m 左右的低山阴坡灌丛或针叶林下。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
二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卷柏属 Selaginella P. Beauv.
(1)红枝卷柏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 (L.) Spring植株丛生。茎多次二歧分枝。叶近同形,交互对生,长卵形,先端具短尖头,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四棱柱形;孢子叶宽卵形,基部近圆形,先端急尖;孢子囊圆形,小孢子囊通常位于孢子囊穗上部,大孢子囊位于下部;孢子2 型。产宁夏贺兰山,多生于海拔1400~2500m 崖下岩石缝隙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
(周繇 拍摄)
(2)中华卷柏 Selaginella sinensis (Desv.) Spring
植株细弱。主茎圆柱形,禾秆色,多回分枝。叶互生,茎下部叶卵状椭圆形,全缘,具缘毛,贴伏于茎上,疏散,上部叶2 形,4 列,侧叶长圆形,先端具刺,基部楔形,中叶长卵形,边缘具疏细齿。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四棱柱形;孢子叶三角状卵形,边缘具微细锯齿,背部有龙骨状突起;大孢子囊少数,位于孢子囊穗下部,小孢子囊多数,位于孢子囊穗中上部。
产宁夏贺兰山和六盘山,多生于海拔1400~2300m 向阳山坡石缝隙中。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北及河南、陕西等。
蕨类植物 Ferns
三 木贼科 Equisetaceae
木贼属 Equisetum L.
(1)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黑褐色,具黑褐色小球茎。生殖枝春季由根状茎上生出,无叶绿素。叶鞘漏斗状,鞘齿广披针形,棕褐色。孢子囊穗长椭圆形,钝头,有柄,孢子成熟后生殖枝枯萎。不育枝在孢子茎枯萎后生出,分枝轮生,棱脊上有横的波状隆起,沟内具2~4行气孔带;叶退化,下部连合成漏斗状的鞘,鞘齿披针形或2~3 齿连合成宽三角形,黑色,边缘膜质,灰白色。
宁夏全区普遍分布,多生于沟渠旁、田边或低洼湿地以及沟谷溪边。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
(2)木贼 Equisetum hyemale L.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匍匐,粗壮,黑褐色。不育茎和生殖茎直立,较坚硬,不分枝或仅基部具分枝,中心孔大形,表面具20~30 条棱脊,各棱脊具2 行疣状突起,沟内各具1 行气孔带。叶鞘圆筒形,紧抱于茎上,顶部及基部各有一黑褐色圈,中间灰绿色,鞘齿线状钻形,黑褐色,质厚,具2 条棱脊,先端尖锐,易脱落。孢子囊穗长圆形,具小尖头,无柄。
产宁夏贺兰山和六盘山,生于沟渠旁、路边、砂石地或低洼湿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四川和重庆。
(3)犬问荆Equisetum palustre L.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细长,黑褐色。地上茎一年生,同形,不育茎和生殖茎软弱,分枝轮生,稀单一,中心孔小形,具5~12 条棱脊,棱脊圆形,较狭窄,表面具横的波状隆起。叶鞘漏斗状,鞘齿宽短,三角形,黑褐色,具宽膜质的边缘,宿存。孢子囊穗长圆形,先端圆钝,具短柄。
宁夏全区普遍分布,多生于沟渠旁和低洼湿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西藏。
(4)节节草 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
多年生硬质草本。根状茎匍匐,粗壮,黑色。地上茎直立,同形,灰绿色,分枝轮生,每轮2~5 小枝,中心孔大形,表面具纵棱脊6~20 条,狭而粗糙,各具1 行疣状突起,或有小横纹,沟内具1~4 行气孔带。叶鞘筒形,疏松,长为径的2 倍,鞘齿短三角形,灰褐色,近膜质,具易脱落的膜质尖尾。孢子囊穗紧密,长圆形,具小尖头,无柄。宁夏全区普遍分布,生于沟渠旁、路边、砂石地或低洼湿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四 苹科 Marsileaceae
苹属 Marsilea L.
苹Marsilea quadrifolia L.
根状茎细长横走,分枝;叶片由4 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呈十字形,外缘半圆形,基部楔形,全缘。孢子果双生或单生于短柄上,而柄着生于叶柄基部,长椭圆形,幼时被毛,褐色,木质,坚硬。每个孢子果内含多数孢子囊,大小孢子囊同生于孢子囊托上,一个大孢子囊内只有一个大孢子,而小孢子囊内有多数小孢子。
宁夏黄灌区部分区域分布,生于池塘、沼泽和稻田中。广布长江以南各地,北达华北和辽宁,西到新疆。
五 槐叶苹科 Salviniaceae
1. 满江红属 Azolla Lam.
满江红Azolla pinnata R. Br. subsp. asiatica R. M. K. Saunders & K. Fowler
小型漂浮植物。植物体呈卵形或三角状,根状茎细长横走,侧枝腋生,假二歧分枝,向下生须根。叶小如芝麻,互生,无柄,覆瓦状排列成两行,叶片深裂分为背裂片和腹裂片两部分,背裂片长圆形或卵形,肉质,绿色,但在秋后常变为紫红色,边缘无色透明,上表面密被乳状瘤突,下表面中部略凹陷,基部肥厚形成共生腔;腹裂片贝壳状,无色透明,多少饰有淡紫红色,斜沉水中。孢子果双生于分枝处,大孢子果体积小,长卵形;小孢子果体积远较大,球圆形或桃形。
产宁夏引黄灌区,生于水田和静水沟塘中。广布于长江流域和南北各地。
2. 槐叶苹属 Salvinia Ség.
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L.)All.
水生小形漂浮植物。茎细长,横走,密被褐色节状短毛。叶3 片轮生,上面2 片漂浮水面,矩圆形或椭圆形,两端圆钝或基部微呈心形,全缘,无柄或具极短的柄;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上面整齐的分布有束状短粗毛,下面被有褐色节状短毛,另一叶丝裂成假根,被细毛,悬垂在水中。孢子果4~8 个簇生于假根基部。
宁夏黄灌区普遍分布,生于池塘、沼泽和稻田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