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05044
  • 作      者:
    袁兴中,等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总 论
  三峡水库建成后采取“蓄清排浊”的运行方式,即夏季低水位运行,水位消落到海拔145m;冬季高水位运行,水位蓄升到175m;由此,在海拔145~175m形成涨落幅度高达30m的水库消落带(刁承泰和黄京鸿,1999)。三峡水库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其生态环境问题*受瞩目,而消落带生态环境是*重要的问题之一。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课题及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科技课题“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数据,重庆开州区澎溪河消落带面积占三峡水库消落带总面积的13.97%,在三峡库区所有区县中占比*大。《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提出,建设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项目编号为155,项目名称为重庆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5月建立,该保护区是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开州区境内(黎璇等,2009),地处三峡水库腹心区域,长江重庆段的支流澎溪河回水末端(图1-1)。开州历史悠久,古属梁州之域,秦、汉属巴郡朐忍县地。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蜀先主划朐忍西部地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南北朝刘宋(420~479年)又于汉丰境内增置巴渠、新浦共三县皆属巴东郡。西魏改汉丰为永宁。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移开州于永宁,辖永宁、万世(巴渠改名)、新浦、西流(新置)四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永宁为盛山县,改开州为万州。广德元年(763年)改盛山县(贞观初西流县并入)为开江县,开州辖开江、新浦、万岁(万世改名)三县。宋庆历四年(1044年)省新浦入开江,万岁改名清水,时开州辖二县。元(1271~1368年)省县入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州为县,开州之名自此始。因南河古名开江,州、县由此得名。
  图1-1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图
  根据2017年《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开州区渠口镇、厚坝镇和金峰镇,总面积4107hm2,地理位置为东经108°27′29.791″至108°35′4.14″,北纬31°5′32.135″至31°12′31.122″。保护区*北点为石龙村陈家院子,*南点至澎溪河开州区与云阳县交界处断面(曹家院子与对岸云阳县一线),*西点为王家屋,*东点是清澄村大石梁。由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澎溪河水域、消落带、河岸高地等组成。周边以澎溪河河道两岸第一层山脊为界,其中永久性水域面积为382hm2,消落带湿地面积为1920hm2。
  二、地质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川东褶皱带东北末端,由西南—东北走向的陡背斜和二条宽缓向斜构成,背斜发育成条形中低山脉,向斜轴部倒置发育为坪状低山和丘陵,其地貌属盆东平行岭谷中低山丘陵区。背斜山轴部出露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层,山体两翼由三叠系须家河组长石石英砂岩造煤系地层及下侏罗统砂泥岩构成,向斜轴部坪状低山由侏罗系遂宁组、蓬莱镇组紫色砂泥岩构成。侏罗系沙溪庙组紫色砂泥岩构成单斜丘陵,紧靠背斜山麓分布。
  三、地貌
  重庆市开州区属浅丘河谷区,为丘陵低山地貌,由于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呈狭长条形山脉与丘陵相间的“平行岭谷”地貌景观。地貌形态有浅切条状低山、中切梳状中山,形成“四山三丘三分坝”的地貌特征。澎溪河所在区域属丘陵河谷地貌区,保护区内澎溪河近西北—东南走向,漫滩及岸坡呈带状沿江岸发育。河床两侧为宽缓的河谷,河漫滩发育,局部基岩出露,地形起伏小,河谷高程一般为161.30~162.36m,宽度为30~300m,河岸高程一般为163.99~185.28m,基岩岸坡形成陡坡(图1-2),河岸横向沟谷发育。
  四、气候
  根据2017年《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保护区所在的开州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8.5℃;多年平均*高气温为23.1℃,其变幅为1.4℃;多年平均*低气温为14.9℃,其变幅为1.2℃;月平均*低气温出现在1月,其值是7℃;月平均*高气温出现在7月,其值是29.4℃;10℃及以上积温长达277天,无霜期为306天。保护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85mm。由于地势低洼,保护区不易散热,盛夏酷热。
  图1-2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高程分布图
  五、水文
  开州区境内有南河(江里河)、东河(东里河)、普里河三条主要河流(表1-1),均属长江支流澎溪河水系。南河和东河在开州城区老关咀处汇合,老关咀以下称澎溪河(图1-3)。澎溪河与普里河在渠口汇合。澎溪河在云阳县注入长江。保护区所在的河流为澎溪河干流,主要支流有普里河、白夹溪。普里河在右岸注入澎溪河,白夹溪则在左岸汇入澎溪河。澎溪河全长52.55km,多年平均流量为102.81m3/s。
  表1-1 开州区澎溪河流域河流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2017年)。
  图1-3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系图
  澎溪河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的季节性变化与暴雨一致。据2017年《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统计,年*大洪峰一般出现在5~9月,10月偶有发生,但量级较小。其中以5月、7月、9月三个月出现的次数*多,6月、8月次之。由于澎溪河属山溪性河流,汇流速度快,河槽调蓄能力小,洪水涨落急骤,洪水过程线形状多变,复峰和连续峰均有出现,主峰既有尖瘦的高峰,又有洪峰不高而洪量较大的胖峰,当各支流洪水交汇,就会形成澎溪河特大洪水。东河水质清澈,在枯季一般无泥沙,南河泥沙含量相对较大,且以悬移质居多,两河交汇后,清浊逐渐混合。根据2017年《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澎溪河年内输沙量随年内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汛期5~10月的6个月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96%,主汛期6~9月占总输沙量的75%。
  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汛期防洪需要,汛期水库维持防洪限制水位145m运行,汛后10月份,水库蓄水,水位逐步升高至175m运行。在枯水期,三峡水库将发电和航运统筹兼顾。在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条件下,三峡水库尽量维持在高水位运行,随入库径流减小,三峡水库水位逐步下降,5月末降至枯水期*低水位145m(王强等,2009b)。
  六、土壤
  开州区土壤类型众多,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根据2017年《重庆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开州区土壤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
展开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iii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1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现状 7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概况 9
第一节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9
第二节 保护区功能区划 10
第三节 保护区保护管理进展及现状 13
第三章 浮游生物 17
第一节 调查方法 17
第二节 浮游植物 18
第三节 浮游动物 26
第四章 高等维管植物 33
第一节 调查方法 33
第二节 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 34
第三节 植被类型及特征 38
第四节 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变化 53
第五节 资源植物 57  
第五章 底栖无脊椎动物 59
第一节 调查方法 59
第二节 种类组成 60
第三节 生态类群 62
第六章 鱼类 64
第一节 调查方法 64
第二节 种类组成及生态类群 65
第三节 重点保护鱼类 72
第四节 鱼类重要生境及变化 73
第七章 两栖类和爬行类 75
第一节 调查方法 75
第二节 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 76
第三节 重点保护对象 79
第八章 鸟类 81
第一节 调查方法 81
第二节 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 82
第三节 生态类群 83
第四节 群落季节动态 84
第五节 重点保护鸟类 90
第九章 兽类 93
第一节 调查方法 93
第二节 种类组成及区系特征 93
第三节 生态类群 96
第十章 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及成因分析 98
第一节 研究方法 99
第二节 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103
第三节 动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106
第四节 重点保护动植物空间格局分析 109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成因机制分析 114
第十一章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119
第一节 湿地资源现状 119
第二节 消落带湿地成因 119
第三节 消落带湿地生态功能 121
第四节 湿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123
第十二章 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与可持续利用 128
第一节 融汇农业文化遗产的消落带基塘工程 129
第二节 适应动态水位变化的消落带林泽工程 134
第三节 遵循自然法则的消落带鸟类生境工程 138
第四节 消落带多功能生态浮床工程 141
第五节 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消落带湿地农业模式 143
主要参考文献 149
附录1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157
附录2 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 190
附录3 《水库消落带湿地农业技术规程》(摘录) 19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