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VHL综合征家系报道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各异,其中部分病例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本病例即为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征。通过对脑视网膜血管瘤病(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又称 VHL综合征, 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的个案报道,开阔了我们对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的新认识。
患者1
【主诉】 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2+个月。
【现病史】 先证者,郑某,女,32岁。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体重下降约3kg,无头晕、视物模糊、肢端麻木,无阵发性心悸、大汗,无满月脸、水牛背、肢体乏力等,于打工地某教学医院就诊,门诊检测血糖、血压明显升高(具体不详),遂以“血糖、血压升高待查”收入该院。入院后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1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示空腹血糖(FPG)1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19.9mmol/L,血清C肽0.619μg/L。尿常规示尿酮体(-)、尿糖(+++)。血脂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5.28mmol/L。腹部B超显示轻度脂肪肝、右侧肾上腺占位、双侧肾囊肿;甲状腺、乳腺、妇科超声及眼底检查无异常。腹部 CT增强扫描显示双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胰头颈部软组织肿块并多发钙化,考虑胰岛细胞瘤伴双侧肾上腺转移、双肾多发小囊肿。脑部鞍区增强 MRI显示垂体中份低信号小结节影,垂体未见增大,考虑微腺瘤可能,囊肿可能性小;眼眶、小脑及脑干未见异常。颈椎、胸椎及腰椎 MRI无异常。考虑“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予以“二甲双胍片”降血糖、“硝苯地平控释片”降血压等对症治疗后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患者发病以来饮食、小便如上述,睡眠及粪便正常。
【既往史及家族史】 患者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未诊治。1-年前因“停经39周、食欲缺乏伴呕吐2+天”于当地医院急诊就诊,入院测血压180/? mmHg,出院约2周后血压自行恢复正常,未规律监测及随访。父亲有“高血压”病史,因“肾肿瘤”去世,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查体】 体温36.8℃,脉搏8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5/88mmHg,身高157cm,体重47kg,体重指数(BMI)19.06kg/m2。正常体型,全身皮肤无紫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软,双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肝、脾,双侧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151g/L(参考值115~150g/L)。OGTT示FPG 7.9mmol/L,2hPG 16.7mmol/L。
(2)尿常规、粪便常规及隐血、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凝血功能(DIC全套)、输血前检查、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垂体相关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及雌激素和孕激素相关激素)、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相关激素(骨碱性磷酸酶、降钙素)、血清钙/磷、血清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昼夜节律、立卧位肾素及醛固酮无异常。
2. 其他检查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片无异常。
(2)外院影像学资料(图1-1及图1-2):胰腺CT增强扫描显示胰头及胰颈部明显强化肿块影(胰头4.2cm×3.7cm、胰颈2.7cm×3.2cm,呈分叶状),边界较清晰、血管丰富、钙化较多,提示可能为功能性占位、胰岛细胞瘤。双侧肾上腺区CT增强扫描显示双侧肾上腺肿块影(3 ~ 3.5cm),明显强化,考虑肿瘤性病变(转移瘤、嗜铬细胞瘤);右肾中份外侧小结节影(1.2cm),密度不均匀,考虑肿瘤性病变(肾癌、双侧肾囊肿)。
图1-1 胰腺CT(箭头所指为病灶处)
CT平扫:A.矢状面;B.冠状面;C.横断面。CT增强:D.横断面;E.冠状面。胰腺呈分叶状, 胰头4.2cm×3.7cm、胰颈2.7cm×3.2cm,血管丰富、钙化较多,提示功能性占位可能、胰岛细胞瘤
图1-2 肾上腺及肾脏CT(箭头所指为病灶处)
CT平扫:A.横状面。肾上腺CT增强扫描:B.冠状面;C.横断面。肾脏CT增强扫描:D.横断面;E.冠状面。双侧肾上腺明显强化肿块(3 ~ 3.5cm),考虑肿瘤性病变(转移瘤、嗜铬细胞瘤);右肾中份外侧小结节影(1.2cm),密度不均,考虑肿瘤性病变(肾癌)
【初步诊断】 血压、血糖升高原因待查:遗传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高脂血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诊治经过】 入我院后予以二甲双胍片850mg(每日3次)降血糖、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降血压等对症治疗;监测空腹手指血糖5.4~10.4mmol/L,餐后手指血糖4.7~13.0mmol/L,血压(93~125)/(65~94)mmHg,心率97~110次/分。结合患者青年发病,无明显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我院阅片影像学提示患者多发内脏肿瘤(图1-1及图1-2)。进一步追问家族史(图1-3):祖母早逝,死因不详;父亲有双侧肾肿瘤病史;姑姑有颅内良性肿瘤病史;姑姑的儿子即表弟有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史,姑姑的女儿即表妹有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史。综合以上内容,先证者有明确的家族史,即其父亲、姑姑,以及姑姑的儿女均有肾脏、肾上腺或者颅内占位病史,呈显性遗传。先证者有包括肾上腺、胰腺及右肾在内的多脏器占位,既往有一过性高血压,近期再次出现血压升高(嗜铬细胞瘤?)、血糖明显升高不伴有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受损(胰高血糖素瘤?),或先证者确实患有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如 MEN-Ⅰ? MEN-Ⅱ?),但先证者缺少MEN相关肿瘤组分,如甲状旁腺瘤、垂体瘤、甲状腺髓样瘤等证据。当于 UpToDate中输入“胰腺功能性肿瘤”“嗜铬细胞瘤”“肾癌”后得到一个“冯希佩尔-林道病(von Hippel-Lindau disease)”的提示,在高度怀疑该病的基础上经我院多学科讨论后制订诊疗方案:按照嗜铬细胞瘤进行扩容等术前准备,择期行右侧肾上腺及右肾肿块或结节手术治疗,后期转至胰腺专科处理胰腺肿块。术前按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16版)》做术前准备,予以调整为酚苄明片10mg(每日3次)扩容、美托洛尔片25mg(每日2次)控制心室率,体重至术前共增加3+ kg,血压为(100~110)/(80~90)mmHg,心率为78~86次/分;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34g/L。并于2周后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右肾部分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图1-4)显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右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核特征)为Ⅰ级;右肾良性囊肿。免疫组化示:①右侧肾上腺肿瘤,Ki-67个别(+),CgA(+), Syn(+),CK(-),EMA(-);②右肾肿瘤, Ki-67(+),CgA(-),Syn(-),CK(+), EMA(+),CD10(+),Vimentin(+),CK7(+),RCC(+),CD117(-),CAIX(+), TFE-3(-)。同时送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结果(表1-1)提示该样本分析到VHL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 c.499C> T(编码区第499号核苷酸由胞嘧啶变异为胸腺嘧啶),导致氨基酸改变 p.R167W(第167号氨基酸由精氨酸变异为色氨酸),为错义突变,该变异不属于多态性位点,在人群中发生频率极低;HGMD专业版数据库已报道与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相关,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同时分析到SDHB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c.725G >A(编码区第725号核苷酸由鸟嘌呤变异为腺嘌呤),导致氨基酸改变p.R242H(第242号氨基酸由精氨酸变异为组氨酸),为错义突变,该变异不属于多态性位点,在人群中发生频率极低;HGMD专业版数据库已报道与嗜铬细胞瘤相关,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
图1-3 先证者家系图
正常男性;正常女性;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男性死亡患者;女性死亡患者;女性先证者;未知,表型不详
图1-4 肾上腺切除组织病理
A. 肿瘤细胞与正常嗜铬细胞相似,异型性不明,呈巢状排列,胞质嗜碱,呈颗粒样,核仁明显,周围可见支持细胞;B、C. 肿瘤细胞CgA、Syn阳性,可鉴别肾上腺皮质肿瘤和转移性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表1-1 基因检测结果
【*终诊断】 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综合征):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右肾透明细胞癌、双肾囊肿、胰腺肿瘤待查;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随访】 术后2年随访。①左侧肾上腺占位:2017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左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嗜铬细胞瘤”,术后2个月复查该侧肿瘤复发,大小同术前,至今随访未增大,监测血压正常;②胰腺占位:随访肿瘤大小无变化,自行停用降血糖药1+年后,近6个月来再次出现口干、多尿等症状,监测空腹手指血糖为10+mmol/L,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 500mg(每日3 次)降血糖,血糖控制可。
患者2
【主诉】 发现血压升高10 年,左侧肾上腺占位1 天。
【现病史】 先证者表弟,何某,男,30 岁。10 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波动在(140 ~ 180)/(90 ~ 110)mmHg,*高180/110mmHg,无头晕、头痛,无阵发性心悸、多汗、面色潮红及苍白,无腹痛、便秘、四肢乏力等不适,未重视。9+年前其胞妹因“阵发性心悸、冷汗” 于当地医院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遂于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左侧肾上腺肥厚”,予以右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术后监测血压正常,随访肾上腺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报告)。4年前测血压再次升高,波动在(140~150)/(90~100)mmHg,无特殊不适,未诊治。1天前于当地医院复查腹部CT,平扫提示左侧肾上腺区软组织占位,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其他?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及大小便可,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及家族史】 患者左侧膝关节疼痛1+年,近期于当地医院完善左侧膝关节 MRI后提示“左侧膝关节少量积液”,未诊治。父亲体健,母亲有“颅内良性占位”病史(10+年前因头晕于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行颅内占位切除术),其妹妹、堂姐及舅舅有“嗜铬细胞瘤”病史。
【查体】 体温36.5℃,脉搏93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108mmHg,体重74kg,身高168cm,BMI 26.2kg/m2。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皮肤无紫纹、菲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3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右腹部可见12cm手术瘢痕,腹部饱满,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当地腹部CT平扫提示左侧肾上腺区软组织占位,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其他?
【初步诊断】 血压升高原因待查:嗜铬细胞瘤?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以多沙唑嗪缓释片4mg(每日1次)+地尔硫90mg(每日1次)降血压,除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后调整为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日1次)+地尔硫90mg(每日1次),血压为(115~137)/(69~90)mmHg;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日1次)降血脂,低嘌呤饮食,并给予依托考昔60mg(每日1次)抗炎镇痛。同时完善:①常规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