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名称翻译的语用学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03583
  • 作      者:
    李捷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精彩书摘
第1章 概述
  名称随处可见,衣食住行、学习工作、旅游休闲、家庭亲子、学术交流、贸易洽谈等等场合都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它们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名称翻译是翻译活动中*常见的内容,包括对人名、地名、机构名、景点名、品牌名、商标名、职位名、头衔名、药品名、术语名、作品名(书名、画名、电影名、经传名等等)等各类名称的翻译。“名正”则“言顺”,名称翻译的质量关乎译文整体质量,是翻译领域不可忽视的部分。
  1.1 名称翻译的现状
  从内容上看,目前名称翻译研究得比较到位的是科技、医学、制造业、学术研究等领域中各类术语的翻译,涉及的翻译环节主要为英译汉,部分为汉译英。虽然这些术语的翻译目前还存在有待统一规范等问题(曹明伦,2021),但整体上已经具有较高质量的译文,故这里不再赘述。
  如同给人物、事物取名一样,名称翻译也是异常复杂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误译。*尴尬的是,汉语名称经外译后再回译成汉语时,竟然变得完全不可辨识,这里仅举数例(表1-1)。
  表1-1中,曾经轰动全国学术界及翻译界的是例2、4、9的汉语译文:这几位都是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他们的汉语名家喻户晓,其英语译名其实也属于常识范围,但从英语译名回译为汉语名以后就发生了错误。与此类似的是,曾经有位学者将毛泽东诗词《念奴娇 昆仑》从德文译回中文时,竟然将“昆仑”译成诗歌的作者,浑然不知这只是诗词名称。还有的论著者参考网络流行语,将Sun Yat-sen University译为“双鸭山大学”或“孙逸仙大学”,而不是该大学先行使用的“中山大学”这个名称。而犯错误的译者也非草莽之徒,都是一些知名高等学府的专业学者,只是不是英汉翻译专业从业者。这种错误翻译的直接后果是大大影响了译文质量,导致学者本人及相关单位名誉大幅受损。
  表1-1 汉语人名英译名回译错误示例表
  名称的不当翻译还出现在其他场合,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句子中的名词成分翻译欠妥。前不久华东地区某著名高校举行了120周年的盛大校庆,全球瞩目,但非常尴尬的是,庆祝标牌的英语翻译问题很多,例如大会主场上的一句汉语的英译:
  (1)汉语:向为人类未知领域探索,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前辈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
  英语:Let’s express our highest respect to those predecessors explored the unknown fields of mankind, and to those predecessor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 and people!
  先且不深究汉语原文的质量,单从译文本身的语法来看就存在明显错误:predecessors与the unknown fields of mankind和significant contribution明显属于主动关系,处理成分词的话,也应该是用主动语法意义的-ing形式,而非表被动语法意义的-ed形式;也可以在它们之间加上引导词who,而不能直接用动词的-ed形式。
  现在请从汉语的语法语用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向为人类未知领域探索,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前辈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
  从汉语语法来看,“探索”与“人类未知领域”是语法意义很清晰的动宾关系,不存在目的关系,不需用介词“为”来引导;从语义来看,前辈可以包括“先贤”(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两个词语同时使用有语义冗余之嫌。
  从语用来看,“前辈”现在多用于口语,多指资历深、经验足的同行;“先贤”是相当正式的书面语,两者放在一起语言风格不搭配;另外,如果前辈特指健在的长者,却与已故的先贤列在一起,对生者与逝者都不太尊敬吧?这两个词或许可以用“先驱”来涵盖:指事业先行者,不论是否健在。所以,这句话的地道汉语或许应该是:
  (2)向探索人类未知领域、
  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致以*崇高的敬意。
  英语或许可以这样译:
  Highest tribute to the pioneers who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known fields and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nation.
  这里的英语译文将devote oneself to和dedicate oneself to一起使用,使用首韵法(alliteration)将原文的两层意思表达出来,摆脱了原文字面的束缚,或许更加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这类口号、公示语等,从语法性质上来看,也属于名称翻译。
  标识语翻译也很常用,但出错的也不少,如2017年广交会某次展会关于人员“出口”通道的公共标识语的翻译,直接翻译成了商品的“出口”(Export),而“入口”通道则翻译正确,为Entrance。因为是广交会,“出口”“进口”商品都是高频出现的词汇,如果单独看“出口”(与“进口”对应,Import),翻译成Export,也不能说翻译错了。不过,这里的“出口”是与“入口”对应的,指的是参会人员退出与进入展会的通道,应该翻译为Exit或Way Out;消防通道即为Fire Exit。
  这样的误译层出不穷,尤见于医院各部门名称英译、大学各部门及办公室名称英译、机场公示语英译等场所中。笔者从网上发现一个译文“外科:Outpatient of Surgery”,其实只译为Surgery就好了,简单明了,也是国际通用的医用术语。这里要画蛇添足地翻译成Outpatient of Surgery,变成了“外科门诊患者”。因为outpatient意为a person who goes to a hospital for treatment, but who does not stay any nights there,即门诊患者;通常与inpatient(a person who goes into hospital to receive medical care, and stays there one or more nights while they are being treated.住院患者)相对。
  如果译为Outpatient Surgery倒也还说得过去,维基百科对该词的释义为:
  Outpatient surgery, also known as ambulatory surgery, same-day surgery, day case, or day surgery, is surgery that does not require an overnight hospital stay. The term ‘outpatient’ arises from the fact that surgery patients may go home and do not need an overnight hospital bed. The purpose of outpatient surgery is to keep hospital costs down, as well as saving the patient time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wasted in the hospital.
  笔者还留意到前几年国际上比较关注的一个英语词Dotard ,源于朝鲜称呼美国前总统Donald Trump时所使用的英语翻译,与原名Donald近音。Merriam-Webster英语词典对该词的释义如下:
  Dotard: A state or period of senile decay marked by decline of mental poise.
  据笔者查证,Dotard这个词出现在多部英语文学巨著中,*早可能出现在莎士比亚名剧Cymbeline(简称Cym,《辛白林》)第一幕(Act I,共五幕)中First Gentleman的台词 :
  Cym I.i.50 A child that guided dotards. To his mistress–
  Cym I.i.51 For whom he now is banished–her own price
  Cym I.i.52 Proclaims how she esteemed him; and his virtue
  Cym I.i.53 By her election may be truly read
  Cym I.i.54.1 What kind of man he is.
  也见于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 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代表作为Moby-Dick,《白鲸》或《莫比 迪克》)的《马尔代夫之鲨》(The Maldive Shark) :
  About the Shark, phlegmatical one,
  Pale sot of the Maldive sea,
  The sleek little pilot-fish, azure and slim,
  How alert in attendance be.
  From his saw-pit of mouth, from his charnel of maw
  They have nothing of harm to dread,
  But liquidly glide on his ghastly flank
  Or before his Gorgonian head;
  Or lurk in the port of serrated teeth
  In white triple tiers of glittering gates,
  And there find a haven when peril’s abroad,
  An asylum in jaws of the Fates!
  They are friends; and friendly they guide him to prey,
  Yet never partake of the treat—
  Eyes and brains to the dotard lethargic and dull,
  Pale ravener of horrible meat.
  有些网友甚至认为Dotard是Donald retard的拼缀词(blending)。从当时语境来看,可以说这个译文体现了译者的专业素养,也再次说明:翻译是技术要求高的专业行当,绝非外界误以为的用一本双语字典就可以做好的简单工作。高质量的译文,需要译者具备过硬的双语、翻译理论及实践功底。
  1.2 翻译的界定
  翻译的定义与翻译的内容密切相关。作为一种跨语码交际活动,翻译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Williams(2013:5-9)认为翻译[包括笔译(translation)和口译(interpretation)两种形式]活动涉及以下环节:①诸如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争区域对当地受过教育的平民(local educated civilian,LEC)所进行的与笔译与口译相关的招募、培训、工作等;②反病毒软件国际公司针对全球客户所发布的病毒预警而进行的翻译活动;③粉丝字幕—粉丝对视频游戏所作的翻译;④在源语 文本(source text,ST)概念不强的大型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名称翻译的现状 1
1.2 翻译的界定 5
1.3 名称翻译的基本原则 9
1.3.1 “名从主人”原则 10
1.3.2 “名从源文”原则 11
1.3.3 “约定俗成”原则 11
1.4 名称翻译中的研究方法 12
1.4.1 理论驱动研究法 13
1.4.2 实验研究法 14
1.5 名称翻译的应用范围 15
1.6 名称翻译的功能 19
1.6.1 文化功能 19
1.6.2 信息功能 20
1.6.3 审美功能 21
1.6.4 经济功能 22
第2章 名称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25
2.1 名称翻译中的重命名现象 26
2.1.1 文艺作品译名中的重命名 26
2.1.2 商品及品牌译名中的重命名 27
2.1.3 机构译名的重命名 28
2.2 重命名语用翻译的手段 29
2.2.1 概括内容 29
2.2.2 凸显功能 30
2.2.3 类属移植 31
2.2.4 “汉拼”缩略转换 31
2.3 重命名语用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32
2.3.1 译者的文化背景 33
2.3.2 译者的情感倾向 34
2.3.3 译者的翻译意图 34
2.4 译者主体性与语用翻译功能 35
2.4.1 有助于译事三元关系的平衡 35
2.4.2 有助于语用意图的翻译 36
第3章 名称翻译中的译者身份 37
3.1 古诗词中的代词翻译 38
3.2 身份、译者身份及语用身份 39
3.3 古诗词译本中的译者身份类别 41
3.4 译者身份移位的实现机制 42
3.4.1 使用引语 42
3.4.2 使用物主代词 45
3.4.3 使用感官动词 47
3.5 译者身份移位的语用功能 48
3.5.1 建构译文多元交际关系 48
3.5.2 实现译者多元身份的互动 49
第4章 “名从主人”原则及次则 51
4.1 “名从主人”应用现状 51
4.1.1 “名不从主人” 52
4.1.2 “名从主人”失效 52
4.2 语用视角下的“名从主人” 54
4.3 名称移译五通则 55
4.3.1 “音从主人”通则 55
4.3.2 “音、义从主”通则 56
4.3.3 “音、形从主”通则 56
4.3.4 “形从主人”通则 57
4.3.5 “重命名”通则 58
第5章 名称翻译的模因论视角 60
5.1 语言模因的定义 61
5.2 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触发语境 61
5.2.1 情景语境的触发 62
5.2.2 语言语境的触发 63
5.2.3 认知语境的触发 63
5.2.4 社会语境的触发 65
5.3 宿主语用态度在名称翻译中的体现 66
5.3.1 宿主的肯定态度 66
5.3.2 宿主的否定态度 67
5.3.3 宿主的中立态度 68
5.4 语言模因语境化与名称翻译 70
5.4.1 语境化语言的翻译 70
5.4.2 语境制约中的翻译 73
第6章 专有名称翻译 75
6.1 专有名称翻译现状 75
6.2 作为语言模因和文化模因的专名译文 76
6.3 专名的模因翻译法 78
6.3.1 基于目标语模因的翻译法 78
6.3.2 基于源语模因的翻译法 80
6.4 译文模因的生命力 81
6.5 译文模因的功能 82
6.5.1 译文模因与目标语词汇的复制传播 83
6.5.2 译文模因与目标语文化的复制传播 85
6.5.3 译文模因与源语文化的复制传播 86
第7章 商品名称翻译 87
7.1 商品名称文本功能的模因翻译论视角 87
7.2 商品名称的模因翻译法 88
7.2.1 基于语音复制传播的音译法 89
7.2.2 基于意义复制传播的意译法 90
7.2.3 基于文化意象复制传播的增词法 91
7.2.4 基于思维模式复制传播的减词法 92
7.3 文本类型与模因翻译策略 92
7.3.1 高雅得体策略 93
7.3.2 祥和美好策略 93
7.3.3 受众导向策略 94
第8章 名称类网络流行语翻译 96
8.1 类比译法 97
8.2 文化迁移译法 98
8.2.1 文化背景与网络语言翻译 98
8.2.2 上下文背景与网络语言翻译 101
8.3 直接翻译法 104
8.4 非字面译法 107
第9章 地名翻译 110
9.1 地名概述 111
9.1.1 地名的语音特征 111
9.1.2 地名的文化属性 112
9.1.3 地名的经济属性 114
9.1.4 地名的其他属性 118
9.2 地名翻译现状 119
9.2.1 汉语地名英译 119
9.2.2 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译及英译 122
9.2.3 外语地名汉译 124
9.3 地名翻译方法及标准 126
9.3.1 威妥玛-翟理斯拼音法 126
9.3.2 汉语拼音法 127
9.3.3 地名翻译国际标准及规范 130
9.3.4 地名翻译国内标准及规范 131
9.4 地名翻译中的目标语倾向原则 134
9.4.1 目标语倾向原则与英语地名汉译 135
9.4.2 目标语倾向原则与汉语地名英译 137
第10章 高等教育行业名称翻译 140
10.1 高校名称翻译 141
10.1.1 地名类高校名英译 141
10.1.2 学科类高校名英译 157
10.1.3 文化类校名英译 165
10.1.4 人名类校名英译 166
10.1.5 “××院大学”命名及翻译 168
10.2 学位学历名称翻译 171
10.3 高校职称职位名称翻译 178
10.4 科研项目英译 183
第11章 文化领域中的名称翻译 190
11.1 书籍名称翻译 191
11.1.1 古籍名称翻译 191
11.1.2 现当代文学文艺作品名翻译 206
11.2 十二生肖及其相关名称英译 211
11.2.1 十二生肖简述 211
11.2.2 十二生肖英译 213
11.3 中国菜品名称英译 218
11.3.1 菜品名称英译策略 219
11.3.2 菜品名称英译方法及原则 219
11.3.3 菜品名称中文化因素的英译 221
11.4 头衔翻译 230
11.4.1 学衔名称翻译 231
11.4.2 官衔名称翻译 233
11.4.3 军衔名称翻译 234
第12章 品牌名称翻译的实证研究 237
12.1 语言产业中的品牌名称翻译 237
12.2 实验语用学中的翻译研究 240
12.2.1 实验语用学的界定 241
12.2.2 实验语用学的研究范式 242
12.2.3 实验语用学的研究路径 245
12.3 名称翻译的实验语用学研究 248
参考文献 25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