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信札》:
首先应该清楚解释问题的意义:历史规律是什么?在以上提到的两种自然科学中,“规律”一词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在现象学中,现象的规律是阐明现象按特定的顺序不断重复的条件。因为历史现象不会重复,那么这个词的意义根本不适用于历史。这个词在形态学中还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即表达形式和对象的分类,也就是把形式和对象划分到密切相关的类别中。例如,在天文学中,当说到天体在天空表面的分布规律时,或者在有机体的系统学,当说到有机体的分类规律时,在这个意义上“规律”一词是“发现”的意思。“规律”一词在这个意义上被用于历史,因为它的意思是对事件的分类。
但是找到或者发现某种分类规律意味着什么?我们唯一的答案来自形态学,也就是我们对形式分类的理解。这就是单个机体的形态学。当胚胎学和发展理论在研究中深入考察组织、机体和机体系统的形成过程,以及最小的卵细胞从萌芽、果实到幼仔等所有阶段一直到我们观察到的阶段时,我们将明白机体解剖的标准结构和畸形结构。我们研究解剖形式的分类,因为它对于我们是一系列完整的逻辑分类的一个方面,这个完整的系列分类是由机体的发展过程决定的,它不是别的,正是机械的、物理一化学的和生物的现象的总和。
在另一种形态学中,我们的知识还没有大的进展,我们的理解还不够清楚,但是我们正是以同样的方式理解我们所理解的东西。我以地质学为例。岩石和山脉的层系分类对于我们而言是地球的历史痕迹和地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机械学规律、物理一化学规律是在我们星球连续不断地发生作用的一系列结果之一。
在其他形态的学说中,对分类规律的理解也不是别的,正是清楚解释形态的形成过程,即使我们只知道这个过程。在最后一个条件还没有完成时,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更加清楚地解释分类规律,也就是纯粹经验的规律,但是我们还没有理解它。随着望远镜的发明,在天空表面可以观察到新的天体,它们的分类规律不断改变或者越来越准确。随着机体形态学知识的不断增加,它们的分类规律越来越准确。但是只有当我们充分了解世界物质的形成过程时,只有当我们认为观察到的天体是来源于这一过程的某些阶段时,我们才能说我们理解天体分类的规律。在天文学中甚至不打算这样做,因为星座的分类到目前为止仅仅是经验描述的对象,而不是科学解释的对象。对于机体的分类,科学解释的时期是从第一次试图揭示有机界的形成过程时开始的:达尔文的理论在这一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现在机体的分类规律仍然是科学的任务:理解这个规律——意味着从机体的形式转向它们的形成关系。在以上这两种情况中,分类从一开始就是无序的、几乎任意的,很容易在原始人的思想中产生生命体任意行动的认识,它分布在星体中,似乎是各种奇怪的机体形式。科学解释把不可改变的现象学规律作为这一分类的起源;与此同时,现象连续不断地重复;但是在某个领域发生作用的现象学规律在世界空间中产生越来越新的物质分类,在地球表面产生越来越新的机体分类形式。物质的形态学是指物质分类的逻辑变化的规律,也就是物质在空间(机械)和不同成分(化学)上的分类。机体的形态学,正如海克尔①对它的解释,是在永远发生作用的生物学规律的基础上,把发现机体分类的逻辑变化的规律作为自身的任务。
比较这些科学可以得出结论,即什么是发现历史规律,什么是科学理解历史规律。在这里我们有一个好处是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形成过程,正如肤浅的观察者从一开始就把形形色色的各种事件看作是星座和星云的无序排列或者机体形式的多样性;但是无论在别处还是在这里,开始非常迅速地根据形成关系和事件意义进行分类。
在解释现象的关系时,在解释形式、对象或者事件的分类时,第一步永远是区分最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在现象学中自然科学家容易这样做:重复不可改变的关系就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就是规律;那些与偶然变化有关的东西不仅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只是对未来的可能想法。即使在相同的折射环境也没有一个研究者可以找到完全相同的光的折射角度,也没有一个研究者可以找到完全相同的化学分析结果,除偶然的经验偏差以外,他发现了不断重复的现象的规律。这是唯一重要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