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政治的沉沦
二、经济的衰微
三、文化的下行
四、教育的维艰
五、民生的凋敝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三、出版学术期刊
四、推广教育成果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