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通过本组文章,可以领略六朝时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走回六朝烟水间——六朝博物馆纪实
文| 六朝博物馆 宋燕
六朝博物馆是南京市博物总馆下属分支机构,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302号。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定都南京,出于历史原因,六朝都城几乎没有地面遗存。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长江路北侧、东箭道东侧,原汉府街长途汽车站工地发现了一处六朝时期的夯土墙遗址,该遗址墙基宽约25米,夯土外侧包砖。此前在附近也发现过类似的夯土包砖遗迹。据考证,该处土夯墙为六朝建康城城墙遗址。这次考古发现,对于确定六朝台城东界及台城布局、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继2003 年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之后六朝建康城考古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多次论证决定在遗址上建设一座展示六朝历史文化、文物遗址的博物馆。2011年12月,六朝博物馆开工奠基,2014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展览篇——走回六朝烟水间
六朝博物馆主要陈列——“六朝历史文明”分布于建筑的负一层、二层和三层,展陈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六朝帝都”“六朝风采”“六朝人杰”三个篇章。展览以建康城夯土墙遗址为主角,以1200余件六朝文物为实证,从“城”“物”“人”等方面反映了六朝历史文明。该展览荣获第十二届(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称号。位于负一层的“六朝帝都”展厅,也是六朝建康城夯土墙遗址保护区。南京是3—6世纪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隋平陈统一中国后,历经360年的建康都城宫阙被荡为平地。六朝建康城,宫室壮丽,人烟稠密,手工业、商业高度发达,是一座闻名于世的东方大都会。进入21世纪,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先后对南京城区数十个地点进行发掘,获得了一批与六朝建康城密切相关的考古资料。通过这些遗址的发掘,笼罩在六朝建康城上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揭开。“六朝帝都”展览区以遗址为核心,通过南京地区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及文献档案资料,分都城建设和社会生活两部分,讲述六朝建康城的兴起与发展,勾画出六朝都城的形制、规模、布局的轮廓,表现六朝时期建康人的起居、饮食等社会风貌,引领观众去发现、认识六朝都城的繁华。
二层的“六朝风采”展厅分“瓷器里的艺术”“塑像里的艺术”和“线条里的艺术”三个单元,通过六朝青瓷、陶俑、墓志和画像砖等文物,从色彩美、造型美、线条美等角度,再现了六朝时代“美”的觉醒。六朝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人们崇尚自然,注重思辨,形成了超然自得的“魏晋风度”。个性的解放激发了六朝艺术的蓬勃成长。书法、绘画、雕塑等迅猛发展,成就卓越,美不胜收,为古代中华民族艺术与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朝艺术创作特别重视人的审美感受,以“传神写照”“气韵生动”为核心的美学艺术观,不仅体现在顾恺之、王羲之等书画大师的作品中,而且渗透进了青瓷、陶俑、石刻等出土文物中。展览以六朝文物为载体,从艺术的角度解读六朝文物,将“美的概念”根植于展厅中,渗透到展览的各个方面,让观者感受到“神采飞扬”的六朝艺术之美。
国家记忆·镇馆之宝
走回六朝烟水间——六朝博物馆纪实/ 宋燕
历史探索·军事史话
从《祁岳事迹图》看嘉靖朝的宣府镇和宣府镇边军/ 易弘扬
沉睡在烟溪的第十一兵工厂/ 李君剑
爱国者的血——1808—1814 年半岛战争中的西班牙游击队/ 刘啸虎
史海拾贝
百年首钢的前世今生/ 胡景山
以贸易换和平——北宋用“货币战争”克制了强大的辽朝/ 王立伟
“东方囚徒”巴夏礼:晚清中国的“麻烦制造者”/ 金满楼
浅议汉代多元化的荒政机制/ 杨涵斌
从《向导》周报看中共早期基层组织建构/ 张昕冉
专题叙事
大运河上八里桥往事/ 余辉
专家视野
专访姜锋:我所亲历的德国是“思想与现实”上的特殊存在/ 洪俊杰
少年说史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 李世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