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
你是不是会碰到这种情况,平常什么事没有,顺风顺水,但某个时问段,倒霉事一件接一件,好像约好了似的,不由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触了什么霉头。
做某件具体事情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有类似体会:如果开始不出错,后面就很少出错,但是一旦出过一次错,后面就会接连出错,让人应接不暇。
还有,有的人人生前半段一帆风顺,志得意满。但是遇到一起挫折以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转折,一下子跌入命运谷底,从此一蹶不振。
以上这些事情有什么共性?为什么倒霉或错事会接连不断,是迷信还是有什么科学依据?答案是这些事情的确存在内在的共性,它们的发生还真有科学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
顾名思义,“破窗效应”一定存在着“破窗”。有个形象的实验,有人将一辆外观完好的小车放在街边,当然所有的窗户玻璃也完好无损。一天,两天,一个月,这样停了很长时间,车子还是完好的,当然车上的玻璃也是。人们再做了一个实验,还是将一辆车子停在同样的路边,不过将其中一个窗户的玻璃敲碎,注意:只是敲碎其中一块玻璃,其他的玻璃还是完整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很短时间——短到一两天内——车上几乎所有的玻璃都被打碎!这就是所谓的“破窗效应”。“破窗效应”的原理是,如果一个事物存在一个“破窗”,它会诱导人们继续去破坏更多的“窗户”。这种破坏有时是自发的、主动的;有时是外来的、被动的;有时是针对他人的,有时是针对自己的。本书前面提到的倒霉事、错事,当事人是不希望它们发生的,它们之所以接连发生,就是因为广义的“破窗效应”在起作用。
按照“破窗效应”理论,当事人在遭遇了不想遭遇的事情——即“破窗”后,如果采取消极的态度,会诱导事情进一步恶化。消极的态度就是破窗效应的引子。那么,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消极的态度呢?
一种常见的态度就是破罐子破摔,认为事情已经发生,再也回不去了,心态一下失衡,结果导致更多的“破窗”出现。泰戈尔有句名言:“如果你因为错过了月亮而伤心,那么你将错过群星。”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我记得小时候就发生过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七十年代末那会,普通家的孩子很少有新衣服穿,大部分穿的都是缝缝补补过的旧衣服。有一天,母亲不知什么原因大发善心,给我缝了一身新衣服。我非常开心,也很珍惜。第二天,我就急不可耐地穿了这身新衣服上学,那天下着小雨,路很滑,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幸亏我眼疾手快,只是一边袖子和裤腿粘上了少许泥巴。尽管只是弄脏了部分衣服,也不严重,当时我心里还是很难受,边走边埋怨自己怎么这样不小心,结果由于光顾着埋怨自个了,没注意脚底下的路,没走多远,脚底一滑,又摔了个四脚朝天,这下彻底完了,全身的衣服从上衣的袖子到下身的裤腿全弄脏了,我傻眼了:本以为前面那一跤够惨了,没想到更惨的在后头。
这件事看似不大,但还是给当时未成年的我思想上很大的震撼,并影响了我后面的处世观。从此,每当遇到挫折甚至摔跟头的时候,我都下意识提醒自己不要去过多抱怨,更不要后悔,因为我知道抱怨和后悔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任何事情,当前最要紧的是如何避免更多、更坏的情况发生。有的人遇到挫折后就一蹶不振,不能不说和他那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有关系,他不去想命运前面如何一直眷顾他,反而只顾着埋怨某一次命运的不公,那么结局只能越来越坏。很多年少得志的人后来一事无成,都和这种不成熟的心态有关系。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