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0772738
  • 作      者:
    宋阳
  • 出 版 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宋阳,男,1985年出生,山东曲阜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现在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长期从事高校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学风教风建设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发展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校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研究》:
  四、教师合作理论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重要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文献立足发展、着眼未来教育,并从世界各国的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教育思想以及建设性指导意见,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献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之一的学会共同生活,也可以理解为学会与人共事、学会合作、懂得互助。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任何人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较大的成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同样也不例外,新的教学方法要依靠教师去探索、实践,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才能完成。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也是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途径之一,通过合作可以使教师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合作技能都得到提高,从而更快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变化,传统的孤立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人们普遍认为,孤立式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导致了教师在专业情感上的孤独,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知识的传播与积累,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受到阻碍。西方国家对教师专业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诸多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教师专业学习社群(PLC)以及教师工作坊(Teacher Workshop)等的建立和发展足以说明这一点。
  我国对教师合作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进入21世纪之后,才出现了一些教师发展专业研究的痕迹。我国学者对于教师合作的关注,始于对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教师数量供应矛盾的逐渐缓解,教师质量问题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化因此被提上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日程。近年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数量也是与日俱增。而在实践领域,我国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专业发展被推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人们普遍认为,离开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教育的成功,也难以指望课程改革的成功。
  教师合作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合作、教师合作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的,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相关概念,继而阐述教师合作的策略理论。
  (一)教师合作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
  1.合作的含义
  合作在汉语词语中的解释是指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联合作战或操作。但在学科领域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不同的阐述,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很多文献中可以查阅到不同学者对合作概念的界定,而尤以《辞海》对合作作出的解释最为突出:“所谓合作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活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效果。”《新时期新名词大词典》中指出:“合作是群体行为类型之一,是行为主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完成的行为。合作标志着人们个体间的协调作用越迁到最高层次,其前提是合作双方达成相应的共识,并在合作中双方互相检测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此外,国内的学者在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哲学思考基础上指出,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形式。合作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帮助和积极配合,以追求共同目标、实现预期目的、分享合作成果,增进友谊的行为。合作的结果是实现双方互赢。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群体,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为取得更大的成果,完成更高的目标,个体间就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也就形成了合作。西方的学者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这个定义的内涵:(1)合作是出于自愿;(2)合作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3)合作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是合作赖以发生的条件;(4)合作者共同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5)合作者共同为决策后果承担责任;(6)合作者共享资源;(7)有突出的特性。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职业、专业与专业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高校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节 实现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建议
第三节 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析

第三章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其培养策略
第一节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第二节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三节 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践行与提升

第四章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概论与培养研究
第一节 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行为的优势及特点
第三节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建议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