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弗兰纳里奥康纳(堪比威廉福克纳,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家巅峰之作,美国南方文学经典、世界文坛不朽名篇)人民文学出版社
0.00     定价 ¥ 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20153299
  • 作      者:
    [美]弗兰纳里·奥康纳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家  弗兰纳里·奥康纳

39年人生丨18年创作生涯丨35年与禽类结缘相伴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美国南方文学经典  世界文坛不朽名篇



²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美国文学的格局。她的作品具有坚硬冷酷的文风、极为凶残的创造性和赶尽杀绝的幽默感,以席卷人心的力量碾压读者。她笔下那些著名的怪诞而有喜感的角色,在读者掩卷之后仍萦绕于心。

²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是奥康纳告别文坛、辞别人世前的巅峰作品。收录在册的十一篇作品探讨了奥康纳的读者们熟悉的信仰、道德、种族等问题。这些故事悲喜交加,美丽与怪诞并存,盖有强烈的奥康纳烙印。因患红斑狼疮、三十九岁便辞别人世的奥康纳留下的这部绝响是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不朽经典。

²  译者韩颖是英美文学专家、《辛格自选集》主力译者。其译文简洁准确,极大贴合奥康纳简洁有力的文风。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

美国作家。1925年生于佐治亚州萨凡纳市,父母为天主教徒。1945年毕业于佐治亚女子州立大学,而后进入艾奥瓦大学写作班,期间发表首篇短篇小说《天竺葵》。擅画漫画,曾在高中和大学的校报等处发表多幅作品。1950年被诊断患有红斑狼疮,与母亲在安达卢西亚农场度过余生,酷爱养孔雀、雉等禽类。1964年去世。

短暂的39年生命里,出版长篇小说《智血》和《暴力夺取》,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和《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书信集《生存的习惯》等。1972年,《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全集》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其作品探讨宗教主题和南方种族问题,主人公多与周遭格格不入,产生的反差效果彰显其写作风格——为使观念显而易见,作家得运用激烈手段,“遇听障人士,就大喊,遇视障人士,就把人物画得大而惊人”。

 

译者简介:

韩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近东语言文明系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希伯来与犹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犹太文学、文学与《圣*》、女性文学、文学翻译等。自1998年至今,出版译著11部,包括《辛格自选集》(主要译者)、《巴勒斯坦之恋》《歌剧》《美国人》等。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作品中的犹太神秘主义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节选)

医生告诉朱利安的母亲,要想血压下降,她得减掉二十磅。于是周三晚上,朱利安只好带她坐公交车去市中心,在基督教青年会上减肥课。这个减肥课是为五十岁以上,体重在一百六十五至二百磅之间的工作女性设计的。朱利安的母亲在那儿算苗条的,不过她说女士是不会跟别人讲她们的年龄和体重的。她不肯晚上独自乘公交,因为公交车上已不再实行种族隔离。减肥课是她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既有利健康,还免费,她跟朱利安说考虑到她为他做的一切,至少他该挺身而出,陪她去。朱利安不愿去考虑她都为他做了什么,但每周三的晚上,他都会强迫自己陪她去。

她快准备好了,正站在门厅穿衣镜前戴帽子。他则倒背双手,像被钉在了门框上,如圣塞巴斯蒂安等待乱箭穿心。帽子是簇新的,花了她七个半美元。她絮絮叨叨地说:“也许我不该花那些钱买这顶帽子。不,不该买。我不戴了,明天就退掉。不该买的。”

朱利安的眼睛翻上了天。“不,你该买,”他说,“戴上吧,我们走吧。”那顶帽子真丑,紫色天鹅绒帽檐一边耷拉下来,一边上翘;除了帽檐,都是绿色,像内芯翻出来的靠垫。他觉得那帽子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喜气洋洋、可怜兮兮。令她快乐的都是些小东西,让他感到沮丧的小东西。

她再次举起帽子,慢慢放在头顶。红通通的脸颊两侧,小翅膀般张着两缕灰白的头发,她的双眼却是蔚蓝的,纯净无邪,仿佛未经风霜,与她十岁时一定别无二致。若她不是那个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给他吃给他穿,供他上学,现在仍然养着他,“直到他能站稳脚跟”的寡妇,简直就是个他得带着进城的小姑娘。

“好了,好了,”他说,“我们走吧。”为了敦促她快些,他径自开门沿着小路向外走去。天空是死气沉沉的紫罗兰色,衬托着下面一栋栋暗沉的房子,齐齐整整、庞然臃肿的猪肝色丑八怪,各有各的丑。四十年前,这片街区可是很时尚的,所以他母亲坚持认为能在这里有套公寓,说明他们过得还不错。每栋房子周围都是窄窄的一圈土路,地上通常坐着个邋遢娃。朱利安双手插兜往前走,头低垂,脖子前伸,目光坚毅,决心在为她的快乐而自我牺牲的这段时间,定要让自己彻底地麻木不仁。

门关上了,他转身看到那个矮胖的身影向他走来,头上扣着那顶丑陋不堪的帽子。“好吧,”她说,“人活一世,就多花点钱吧,至少不会总是碰到跟我撞帽的人。”

“总有一天我会开始挣钱的,”朱利安沮丧地说——他知道他永远不会——“到那时,只要你乐意,就可以那样开玩笑。”但首先他们得搬家。他仿佛看到一个地方,两边最近的邻居都得隔着三英里。

“我觉得你干得不错,”她戴上手套,“你才毕业一年。罗马可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青年会上减肥课的会员中,没几个人像她似的戴着手套帽子来上课,还有个上大学的儿子。“需要时间,”她说,“何况这世道真是一团糟。我戴这顶帽子比别人都好看,虽然她把帽子拿出来时我说,‘把那东西放回去。我可不要把它戴在头上。’她说,‘戴上看看嘛。’她把帽子戴在我头上,我说,‘呃。’然后她说,‘要我说,您和帽子真是相得益彰,而且,’她说,‘戴这顶帽子,不会跟别人撞。’”

朱利安觉得如果她是自私之人,如果她是那种老巫婆,酗酒,冲他吼,或许他能更好地忍受自己的命运。他继续往前走,心塞抑郁,好像在牺牲的过程中,他已失去了信仰。看到他脸拉得老长,一副绝望而恼怒的样子,她突然停下脚步,一脸悲痛地拉住他的胳膊。“等等我,”她说,“我回去把这东西摘了,明天就退掉。我真是疯了。有这七个半美元,够我付煤气账单的。”

他狠狠抓住她的胳膊。“你不能退,”他说,“我喜欢。”

“可是,”她说,“我觉得我不该……”

“别说了,享受你的帽子就好。”他咕哝道,从来没觉得如此郁闷。

“这世界乱套了,”她说,“我们还能有所享受,实属奇迹。这可真是,底层栏杆翻到了顶。”

朱利安叹了口气。

“当然,”她说,“只要你知道自己是谁,去哪儿都可以。”每次陪她去上减肥课,她都会这么说。“上课的那些人大多跟我们不是一类,”她说,“但我对谁都可以彬彬有礼。我知道我是谁。”

“他们才不在乎你的彬彬有礼呢,”朱利安粗鲁地说,“知道自己是谁只对一代人有好处。你现在根本不知道你的处境如何,也不知道你是谁。”

她停下脚步,用炽烈的目光看着他。“我当然知道我是谁,”她说,“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谁,我为你感到羞耻。”

“哦算了吧。”朱利安说。

“你的外曾祖父做过这个州的州长,”她说,“你的外祖父是一位富有的地主。你的外祖母可是姓高德海。”

“你就不能看看四周,”他激动地说,“看看你在哪儿?”他猛地一挥手臂,指了指周围,暮色渐拢,这街区看上去至少没那么简陋了。

“你还是你,”她说,“你的外曾祖父有种植园和两百个奴隶。”

“现在没有奴隶了。”他恼怒地说。

“他们当奴隶时比现在过得好。”她说。他哼了一声,知道她要转向那个话题了。每隔几天,她就得把那个话题过一遍,仿佛开放轨道上的火车。他知道沿线的每一站,每一个交叉点,每一片沼泽,准确知道她的结论会在哪一点庄严地驶入车站:“荒唐。根本就不现实。他们要提高生活水平,不错,但得在篱笆那边他们自己那一侧吧。”

“聊点别的吧。”朱利安说。

“我同情的,”她说,“是那些有白人血统的混血儿。悲惨啊。”

“就不能聊点别的吗?”

 

…………


展开
目录

目  录

001        格林栎夫

029        郁林在望

055        未尽之寒

087        悠游我家

113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133        鹧鸪镇的节日

163        瘸腿的先入席

209        外邦为什么争闹?

217        启示

245        帕克的背

271        审判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