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26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0.00     定价 ¥ 3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423334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总主编,庞国明,男,1958年11月生。主任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2004年获河南省劳模称号,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全国中医院优秀院长称号,2008年获全国医院优秀院长称号。先后发表学术与管理论文1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136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2009年获河南省首批名中医称号。
展开
精彩书摘
  《外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26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二、非药物外治法
  1.灸法
  灸法是借助灸火的热力在体表穴位或者患处上烧灼、熏熨,利用其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灯火灸、天灸等方法。其中艾灸又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隔药(物)灸等。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等作用,凡肿疡初起坚肿,特别是阴寒毒邪凝滞筋骨而正气虚弱,难以起发,不能托毒外达,或溃疡久不愈合脓水稀薄,肌肉僵化,新肉生长迟缓者,以及风寒湿痹等证,都可应用。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灸法。头面部、颈部不宜使用灸法。施灸时,热力要适当,以免灼伤病人的皮肤或烧破衣物。
  2.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病人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针刺疗法一般远离病变部位取穴,对于局部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于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病人,不宜针刺。针刺疗法通常与内治方法相结合,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3.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人穴内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以免刺入过深伤及脏器和重要组织。面部、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发热病人不宜使用火针。
  4.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是在耳郭穴位上用耳穴压丸等方法刺激耳穴,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便安全的耳穴刺激法。压丸的材料多为王不留行籽、绿豆、莱菔子以及磁珠。耳穴压贴法是通过刺激,经过耳穴经络等的传导而发挥治疗作用,它还具有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本法能较长时间刺激穴位,也能及时调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针刺、药物的不足。
  5.刺络放血法
  刺络放血法又称砭镰疗法、刺络疗法、泄血疗法、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或患处,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体可分为点刺、散刺、刺络等方法。一般适用于急性的阳证、实证,如疱疹、下肢丹毒、疔疮等。刺出血后,应待其流出微量自止,不可立即指压止血,并不可刺得太深,以免伤及经络等。
  6.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药筒拔法,古称“角法”。拔罐借助施术时所产生的机械刺激(负压),具有宣通气血、拔毒泄热的作用,从而达到脓毒自出、毒尽疮愈的目的。本法一般适用于有头疽坚硬散漫不收,脓毒不得外出者;或毒蛇咬伤,肿势扩散,毒少不出者。操作前应对疮口进行常规处理,操作时要做到快、准、稳。
  7.推拿按摩法
  推拿按摩法又称推拿,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的方法。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等称谓,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一般分为直接按摩法和介质(药物)按摩法。目前临床上常将推拿按摩手法与理疗方法结合使用,适用于发颐、乳痈、乳癖、胁痛、疥疮等疾病。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去除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询问病人感受,按摩时间以每次20-30分钟为宜,并注意保暖。
  8.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有学者认为,刮痧是由推拿手法变化而来,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以及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9.裁根疗法
  截根疗法又称挑刺疗法,是现代中医的一种特效疗法,是用特制针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部位挑刺,或挑出、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状物质(类似羊毛),集传统针灸、小针刀及传统截根术优点于一体的治疗方法。截根疗法具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痔疮、疖肿、淋巴结结核等。操作时手术器械应严格消毒,并注意避开动脉血管。
  10.结套扎法
  结套扎法是指用丝线、药物丝线或医用缝合线对所需除去组织进行套扎、打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结套扎法阻断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经络阻塞,气血不通,最终使组织坏死脱落。一般适用于瘤、赘疣、痔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以及因较大脉络断裂引起的出血之证。
  11.缠缚疗法
  缠缚疗法是用宽细带缠缚下肢,并保持一定压力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下肢慢性溃疡等疾病,能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消除或控制下肢静脉高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外科疾病外治法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外科疾病常用外治法
第三节 外治法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提高外治法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应用外治法注意事项

第二章 临床应用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癖
第三节 疖
第四节 痈
第五节 疽
第六节 面部疔疮
第七节 颜面疖肿
第八节 臁疮
第九节 压疮
第十节 红丝疔
第十一节 蛇头疔
第十二节 丹毒
第十三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十四节 烧伤
第十五节 虫咬蜇伤
第十六节 胆石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