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
0.00     定价 ¥ 5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074051
  • 出 版 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唐婷婷,女,34岁,安徽合肥人,汉族,安徽新儒文化传媒编辑。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已出版《魏晋:名士风流》《南北朝:遍寻浮屠》《雪旷:天涯霜雪霁寒宵》等多部作品,曾参与编辑出版“世界文化名人经典文库”“茶余酒后”等系列丛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生平:半生漂泊,晚年仕蜀

韦庄(836 ? [1]—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晚唐至五代诗人、词人,

五代前蜀宰相。韦庄的一生是曲折坎坷的,他期望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抱

负与理想,然而却生在乱世,经历了黄巢之乱,见证了唐朝灭亡,一生四处漂泊,

直到晚年才在成都安定下来,担任前蜀宰相,在西蜀一隅实现其“有心重筑

太平基”的愿望。

求学应举

韦庄出身于世家大族韦氏逍遥公房,其七世祖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韦待

价,四世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韦应物。不过韦氏到了韦庄这一代,

已经家道中落了。

韦庄年幼时居于长安,后移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北)。韦庄在《下

邽感旧》中写道:

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

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

从诗中可以看出,童年时期的韦庄虽然是个无忧无虑的淘气孩子,却已

经在学堂求学了。从韦庄的人生际遇来看,他虽然经历了战乱与漂泊,却从

未放弃过参加科举,求取功名,或许这也与他的出身有关。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韦庄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以失败告终。后来,

韦庄带着家人前往虢州 ( 今河南省灵宝县南 ) 定居,过着乡居生活。他在《虢

州涧东村居作》中写道:

东南骑马出郊坰,回首寒烟隔郡城。

清涧涨时翘鹭喜,绿桑疏处哺牛鸣。

儿童见少生于客,奴仆骄多倨似兄。

试望家田还自适,满畦秋水稻苗平。

乾符二年(875)冬天,韦庄又来到长安,准备参加次年的科举考试,可

惜这次科考他再次落第了。此次落第,对韦庄的打击很大,他在《下第题青

龙寺僧房》中写道:“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之后,韦庄与

家人又移家至鄠县(今陕西省户县)渼陂。

避乱漂泊

乾符六年(879),韦庄再次来到长安,为参加科举作准备。广明元年(880),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潼关,直逼京城长安,唐僖宗逃往蜀地,举子们

也随之星散。而此时的韦庄正在病中,又与弟、妹失散,只能困在长安城中。

直到次年,韦庄才与弟、妹重聚,前往相对安定的洛阳。

在洛阳隐居的两年中,韦庄开始真正关注社会现实,写下了很多纪实诗作,

如《赠戎兵诗》《睹军回戈》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妇吟》,该诗详细地

记录了起义军占领长安的始末,是韦庄纪实诗的顶峰。从此,韦庄诗名大振,

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中和三年(883),韦庄南赴润州,投奔镇海节度使周宝。不过当时周宝

已无心勤王,与淮南节度使高骈等皆有兼并之心。韦庄在周宝幕府期间,大

多时候并不得志,只是偶尔有些作为。从这一时期韦庄的诗来看,有一些讽刺、

批判割据军阀的作品。他在《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中写道: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杨子江头月半斜。

韦庄初到江南时,对社会形势还比较乐观。当时,黄巢起义军已经退出

了长安,后来僖宗也返回了京城,他乐观地认为中兴可期。他在《江南送李

明府入关》中写道:

我为孟馆三千客,君继宁王五代孙。

正是中兴磐石重,莫将憔悴入都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