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边岁月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1753728
  • 作      者:
    陈志珍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散文游记。侗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异彩纷呈的侗族文化,《无边岁月》通过对侗族文化遗产建筑——横岭村的介绍,描绘了贵州侗寨原生态的建筑、民俗和文化,以优美简练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内容涵盖了村寨质朴的风土民情、美轮美奂的传统建筑、浪漫动人的传说故事以及真实而鲜活的日常生活习俗,生动有趣且富有艺术感的叙述,将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起来,让民族文化变得可触可感。翻开书页,文字会带你领略横岭村的“喜怒哀乐”,了解真实而隐秘的侗寨文化。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志珍,湖南省湘乡市人,汉族,本科学历,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南省通道电视台编辑委员会主任助理。多年来,一直在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及主持工作,热爱旅游、唱歌与创作,愿意以灵魂皈依文字。

展开
精彩书摘

  抬着莫公的灵牌,一路呼喊:兄弟跟我回家。三人把莫公请回了家。把灵牌供奉在他建造的茅草屋中。说也奇怪,当莫公的灵牌一落座,地里立刻长出了新绿,村庄重现生机。
  “只有和睦团结才是我们五谷丰登的源头,从此以后,我们村庄要以团结为村规,以和睦为民约,互不争吵,以后来的外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莫公就是我们这个村庄的始祖,我们要永远供奉他。”看到重现生机的寨子,三人滴血盟誓,订立了横岭村永久的村规民约。
  自那以后,遵照着“来到这里都是家人”宗旨的横岭村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家族、人口,他们和吴、蒙、杨紧密团结、亲如一家,人丁越来越兴旺,土地越开越阔,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横岭村。而莫公也成为横岭村村民公认的始祖。如今,经过村民们翻修的莫公居住过的石板屋依然还保留在村里的戏台前,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村民们都要到这里烧一柱香,莫公的始祖屋像神灵一样护佑着这里的好风水、好生活。
  三朝鼓楼“耀”横岭
  自古以来,侗家鼓楼在侗族人的心目中,代表着安定、祥和、团结,是凝聚力、向心力,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的象征和骄傲,所以在侗族地区,有寨就有鼓楼,横岭村的鼓楼更是一波三折,气势恢宏,堪称鼓楼一绝。
  话说回来,自莫公找到鹅窝后,他认定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从此定居这里,不再迁徙。随后,吴、蒙、杨三姓祖先相继来到这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自古以来侗族就有在团寨居住的地方,建造用于集中议事和休闲娱乐的鼓楼的习惯。看着村庄日益繁荣与富庶,经过寨里的老人们共同商议和风水先生的定位指向,村民们决定在莫公找到鹅窝的地方建造村庄的鼓楼,因鼓楼横跨在穿村而过的河上,就把鼓楼命名为横岭鼓楼。
  横岭村林木茂盛,种类丰富,遮天蔽日,村民们有着取之不尽的木材资源。经过村民们的协定,在宋幼主赵呙执政时期的1279年末横岭村第一座鼓楼正式破土动工,当时的工匠们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和工艺情况,修建起了一个长宽九米的正方形飞檐雕凤的四角鼓楼,寓意九九归一,四季丰收。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并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整座鼓楼全用木质结构建造,不用一钉一铆,充分表现了能工巧匠们建筑技艺的高超。
  据说鼓楼竣工那日,全体村民在鼓楼里大醉三日,骄傲和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只可惜,这座代表着当时杰出工艺的建筑精品在明末清军人关时,被清兵一把大火付之一炬,仅留下四根挚楼之柱。那鼓楼被烧之后,没有了鼓楼的横岭村就变成一盘散沙,人口流失,田地荒芜,村里人认识到:没有鼓楼就没有村庄的繁荣昌盛。于是经过全村的共同表决,横岭村人在原来那四根擎柱的基础上,于1857年重修鼓楼。重修后的鼓楼为二层,四角四牲结构。随着鼓楼的完工,村庄又日益繁荣起来,人口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那几十平方米的鼓楼已不能满足村里人的需求,于是全体村民商议决定,扩大鼓楼面积,于1825年,又加节一间,加盖插拱,到1872年又加盖第三间,盖上拱楼,形成科拱排楼,形成“7”字形三朝鼓楼,寓意村庄永上不下。
  自此之后,横岭的三朝鼓楼便一直矗立到今天,护佑着横岭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村民在里面夏天乘凉,冬天烤火;议事、吹芦笙、弹琵琶、讲故事,生生不息。
  ……

展开
目录

鹅孵化出来的村庄——横岭
三朝鼓楼“耀”横岭
行歌坐妹有“屋桥”
花海中的糍粑节
沧桑古城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