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直在路上(Luo Sir随笔)
0.00     定价 ¥ 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535755
  • 作      者:
    罗永宽
  • 出 版 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解决孩子自律问题的两条建议》《孩子不急父母急》《成长是两代人共同完成的修行》《在高三备考策略交流会上的耳闻和发言》……本书是一部随笔集,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细微观察和缜密思考的记录。
展开
作者简介
罗永宽,1973年4月生于大连庄河,1997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大学四年,一直担任班长,曾任系学生会主席。1997年8月到大连市第二中学任教。历任班主任、教研组长、行政主任、教学主任、德育主任、副校长。2009年6月到大连市教育局高中处挂职锻炼。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作为第六批援藏干部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索县任教育体育局局长。201 3年6月至2020年7月在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任校长、党总支书记。现任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校长、党委书记。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主持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主编普通高中创新实践课程系列丛书《项目任务书》(共12册)、《教学设计》(上下册)和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系列教材《设计与制作》(上下册)。2020年3月开通了个人公众号“LuoSir随笔”。
展开
精彩书摘
前日,一位老同学发微信问我:“孩子马上上高中了,我这个高一家长该怎样当啊?”这是个好问题,既好回答又不好回答。好回答是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我都可以给出一大堆看似非常正确的建议,网上一搜就有好多;不好回答是因为她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初中三年的成长状况是怎样的、她对教育是如何认识的、她们母子平时是怎样沟通的,等等,这些情况我并不太清楚。如果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建议,而且每个家长又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到最好,社会上就不会还有这么多家庭教育问题了。
我在学校工作了二十多年,教过课也当过班主任,干过中层,现在还是校长,这个问题我不回复,老同学一定会有想法。今天周日,我晚饭后没啥事,就写了下面这段话并给老同学发过去,算是交差。
老同学,晚上好。这两天刚上班,事儿比较多,没有及时回复你的微信,抱歉啊。你能提出“高一家长该怎样当”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教育的认识还是蛮深刻的。虽说大部分家长也知道初、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差异,也知道孩子需要尽快适应这种差异,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意识到自己也该做好变化和调整的准备。这个变化和调整并不那么简单,需要“因孩子而异”“因家庭而异”,不知道你的孩子现在处于一种怎样的“家教”状态,故给不了你太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但我觉得,作为家长,有几个最基本的改变倘若能意识到并做到位,就会是一个合格的高一家长。
一是要改变与孩子说话的口气。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经过初升高的洗礼,孩子好像突然间长大了不少,这种感觉会随着孩子高中生活的展开,越来越明显。高中是孩子身体和思想快速成长、成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与初中的叛逆期不同,他们更有自尊心,更期待平等,更渴望交流。初中那种“命令式”的说话方式在他们面前已经失去了效能,打骂更是愚蠢的,得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你有想法得先试着去说服他们,若说服不了,也不可硬来,简单粗暴地否定不行,不妨多听听他们怎么说,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即使这个意见并不是我们当家长想要的。多用“咱俩商议一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这样会不会更好些”这样的表达方式和语气。我们都知道,一切成长都源于自我教育,引导孩子强化自我教育的意识,唤醒孩子成长的内驱力和信心,这是高一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事。
二是要改变与老师沟通的方式。教育要想有效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齐心协力。家长与孩子学校老师的沟通,尤其是与孩子班主任的沟通非常重要。在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上,初、高中不太一样。初中老师比较喜欢找家长,很多事都要求家长参与,这与孩子尚小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对教育认识上的差异有一定关系,初中的家校沟通中,家长一般属于被动的、从属的一方。高中老师普遍不怎么喜欢找家长,除非遇到比较严重的问题,才需要家庭教育的介入。上高中后,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就要主动些,尤其是高一第一个学期,由于学科的增多、难度的加大、环境的改变,不少“好学生”的光环突然褪去,孩子很容易感到不适应和不知所措。这时,家长要多观察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若有异样要及时告诉老师;也要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与学校老师沟通,要控制好频次,不闻不问显然不行,天天问这问那也没有意义,还容易干扰老师的工作。倘若没有什么大问题,半个月或一个月微信或电话沟通一下就行。
三是要改变对考试分数的态度。上高中后,学科一下子增多,难度增大,教学进度很快,课堂容量很大,没听懂、跟不上的,孩子大有人在,多数孩子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个时期,要多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告诉孩子不用慌乱,坚持住就会慢慢好起来。家长更得沉住气,不要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要做好孩子分数会非常低的心理准备。不要光看分数,分数是由试卷的难度控制的,要看名次,名次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孩子的成绩处在什么水平。整个高中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次考试的好与差决定不了任何东西,通过考试学会总结、反思才有意义,不要过度关注和纠结分数。
四是要改变对孩子成长的认识。一个朋友的孩子去年上高中,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抑郁了,不得不休学半年多。他对我说:“孩子没得病之前,我只关注他的学习成绩,而现在,我只希望他能健康快乐成长,成绩好坏真的无所谓。”我理解他说的话,但成绩好坏不是无所谓的,有一个好的前程始终是孩子、家长、老师和学校共同的目标,但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不能单调、不能狭隘、不能以牺牲孩子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为代价。孩子上了高中后,体育课要好好上,社团活动要积极参加,要能和同学融洽相处,该学习的时候踏实地学,该玩耍的时候尽情地玩,孩子想参加的校园活动我们都应该支持。你的孩子是小男孩,要鼓励他多运动。知识的增长是成长,身体的强壮也是成长,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会交流、会感动,这些都是成长。
快十点了,就写这些吧,算不上什么好的建议,能给你一点点启发就好。晚安。P2-4
展开
目录
上篇 一直在教育实践的路上
第一章 家庭教育
高一家长该怎样当?
一日漫谈
晚饭后
把觉睡好
怎样当父母?
快快长大吧
背古文
选择相信
“战争”
练立定跳远
孩子不急父母急
在孩子面前唠嗑
理解
早点承认
说不过就火了
放手
样子
远离是最好的办法
孩子怎么会爱读书?
在餐桌上讲了个故事
我们终将被“嫌弃”
马路中间的隔离栏
成长是两代人共同完成的修行
解决孩子自律问题的两条建议
第二章 学校教育
站好讲台
桑葚树
降降温真好
把门打开
集体
在高三备考策略交流会上的耳闻和发言
调高难度
排名次
老冷了
感动
给孩子一点释放的机会
秋裤
买实在在
一周印记
方向
节奏感
再多考10分就好了
场面
照毕业照
寄语
赢的感觉
重视
如何才能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好的教育讲话
做一个有点教育智慧的教师
高三加油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五个原则
书声琅琅的校园
37.2℃
有什么用?
开学第一天要上好体育课
说说成就感
教育自信
不迁怒——为人师者当修此行
有困难才有价值
线可得拽紧了
我一点都不担心
有点可惜
第三章 教育讲话
在2021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在2021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如愿·梧桐大道送高三·我的致辞
在2021年高三学生十八岁成人仪式上的致辞
享受高考——在2021届高三高考誓师大会上的动员讲话
在高三年级教师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2021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在2020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在考入内地西藏班学生欢送会暨中考成绩优秀学生表彰会上的讲话
在高一、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提的三点建议
在创新实践学校全体教工会议上的发言
在高三学优生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一模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在高三开学前教师会议上的发言
在线上教学期间线上班主任会上的讲话
中篇 一直在感知生活的路上
第四章 话真情
桑树
真情无价
供养
杀年猪
长假见情
和母亲喝羊汤
烧香
麻烦
回老家
下雨天
诗三首
情谊
端午记忆
父亲喝酒
一袋面包
我们年迈的父母最期盼什么?
五一在农村老家
都是父母的爱
第九批援藏兄弟来访
第五章 话烟火
最后的感觉
酒话
呛死了
修表
换水龙头
两张豆皮
找东西
只因叫了几声“大姐”
买樱桃
选择理发师
捣鼓种菜
点菜
养鸟记
扔东西
硬塞
唠嗑
干家务
没有减不了的肥
没有戒不了的烟
想打滚子
不打扮自己是自私的
下篇 一直在感悟生命的路上
第六章 幸福之源
收获
安静地胡思乱想
一杯咖啡
行歌
感动
小朱和小周
苦瓜
高考回忆
不懂也别怕
自己的力量
炒馇子
精神
忆童趣
不生气
大连站
喝茶
窗外
幸福树开花了

理发店
初春河畔独步
方便别人更是幸福自己
喜欢这种感觉
一碗豆腐脑儿
话“辛苦”
感谢生病,
第七章 为人之道
美国,我得说说你
规划
不要没完没了
担心是多余的多好
几日闻思录
餐巾盒
差不多就会差很多
平安
市长听课
碰钉子
是不是卖贱了?
鼓掌
退群
瓜田李下


1/3
度人之腹
点赞
别等人
在未画线的马路上
在通往优秀的路上
好好说话
口置
安排活儿
戴口罩真的美
指导别人易,说服自己难
千金难买回头看
弃夹板有感
要把角色当回事,别把自己当回事
第八章 生命之价
十里相迎
你就是佛
把生命的意义活出来
感受天路
在脱贫攻坚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不要让人类成了智能的奴隶
失鸟记
四大名著
差距
经历
找工作
人生海海
党费我得自己去交
下乡
心中的三条线
不唯“老”亦不唯“小”
兄弟,一路走好
鼓能不能敲得久一点?
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