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网络评论文本解析》:
第一节 网络文化评论概论
网络文化评论是在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大众文化的异常繁荣的双重背景下,逐步成熟和壮大起来的一种网络评论形式。大众文化的健康繁荣和人们文化生活的有序发展,需要网络文化评论的关注和引导。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网络文化评论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它的对象丰富、结构多元、语言生动、手法多样,“网味”十足,值得关注。一、网络文化评论的概念及其内涵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查阅,目前仍未发现有对“网络文化评论”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解释的相关文献,但有部分文献针对“网络评论”或“网络新闻评论”的概念及范畴进行了讨论。如王振业、李舒认为,网络评论从本质上是一种意见信息,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这种观点抓住了“意见”的本质,但评论的对象仅限于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显得相对狭隘。邹伟、何志武认为,网络评论是广义上的,指的是网友通过投稿、发帖等各种渠道发布在网上的新闻评论作品,较长篇的评论文章和一两句话的论坛者都在此列。网络评论大致可以划分为网络评论专栏、读者即时评论和网络论坛言论三种形式。与此类似的还有黄昕的观点。他认为,网络评论包括网络评论专栏(包括新闻网站的时评、个人博客等)、留言板跟帖和网络论坛(BBS)评论三个基本类型。这些观点将一两句话的论坛发言、留言、跟帖纳入网络评论的范畴,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但仅限于论坛的范围,没有考虑媒体技术的新进展所带来的网络评论外延的新变化。韩立新认为,网络新闻评论是建立在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并在网络媒体上传播的新闻评论。这种观点突出了网络评论的载体特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它只侧重新闻评论,对于非新闻性的评论则没有考虑。王世华在综合梳理现有观点的基础上,对网络评论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他认为,网络评论应当是典型的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观点/意见,也就是网络言论,它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评论即文本式网络新闻评论。中义的网络评论就是网络新闻评论,即除文本以外,还包括具有新闻性和时效性的其他新闻评论形式,比如新闻漫画、评论化图片等。而广义的网络评论包括网络媒体上具有或不具有新闻性、时效性的其他所有评论形式。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新意,明确地区分了网络评论和网络新闻评论的不同,同时还延伸了网络评论的类型,将其他非文本形式的评论也纳入了网络评论的范畴,进一步扩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此外,王世华还提及了网络文化评论,认为它是按评论对象进行划分的一类网络评论类型,是针对具有宏大主题的文化现象进行评说的政论文,它的新闻性和时效性均很弱。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网络文化评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笔者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网络文化评论的对象不一定只是具有宏大主题的文化现象,容易引发争议的文化问题和现象也应该是网络文化评论的对象。综合各种观点,《优秀网络评论文本解析》认为,网络文化评论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网络载体形式,就某一文化现象、文化问题或文化作品所发表的相关的评论文章。
根据以上的定义,基本可以搞清楚网络文化评论的内涵。首先,想要严格而精确地定义文化的内涵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背景之下,文化有着多重含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文化界定当属英国文化学家泰勒。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而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则强调文化具有“深厚意蕴”,用它来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它的价值观、习俗、象征、体制及人际关系,等等。塞缪尔·亨廷顿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中则从纯主观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新年、去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文化”一词来指一个社会的知识、音乐、艺术和文学成品,即社会的“高文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