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思维训练》一书分为思维训练概述、逻辑考量、思维训练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思维的含义、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和条件等;第二部分对完整的思维活动进行解析,剖析其各个要素和环节,并对具体的和抽象的、经验的和科学的思维进行对比和分析;第三部分从多个角度给出了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三个部分都对思维训练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有助于读者纠正或避免错误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该书为教育者完善教育方法、普通读者完善自身思维方式均提供了合理的实践原则和实践方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第一章
什么是思维
1.思维的不同含义
从广义到狭义的四种含义 “思考”和“思维”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这两个词统称为“想”。事实上,因为这些词使用频率高、使用方式多,所以我们很难确定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本章的目的是给思维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先研究这一词语的典型使用方式,可能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有所帮助。
第一,“思维”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很广泛,甚至有些不严谨。脑海中出现的一切想法、“头脑中闪过的”所有念头都可以称为思维。想到一件事就是以某种方式去意识到它。第二,“思维”可以指任何无法直接呈现的事物,即我们思考(或想到)的都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听到、闻到或品尝到的东西。第三,该词语的使用仅限于基于某种依据或证明而形成的观念。在第三种用法中,必须区分两类——或者说两种不同程度的观念。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相信某件事是真的,很少或几乎不需要摆明理由来证明它的真实性。在其他情况下,人们会刻意寻求理由或依据,并审视这些理由或依据是否充足,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某种观念。这个过程被称为反思性思维;只有这种思维才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也是本书主要的探讨对象。接下来是对思维四种含义的简略探讨。
偶然性思维和漫无目的的思维 宽泛而论,思维指我们所说的“脑海中出现或一闪而过的”一切想法。那些问“你在想什么”的人并没指望你能高谈阔论。他问你所“想”时,并没要求你的想法必须高尚、连贯或是什么大道理。你回答他的可以是任何胡思乱想、琐碎的回忆或转瞬即逝的感觉。从这种宽松的角度来说,“白日梦”、不切实际的计划、在闲暇时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松散、随意、不连贯的念头,都是“思维”。我们不愿意承认——哪怕是自我默许——在我们清醒时,有很多时光在这种无聊的幻想和虚无缥缈的希望中消磨掉了。
第一部分 思维训练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思维
第二章 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第三章 思维训练中的天然条件
第四章 学校条件与思维训练
第五章 心智训练的方法和目的
第二部分 逻辑考量
第六章 完整思维活动解析
第七章 系统性推理:归纳和演绎
第八章 判断:对事实的解析
第九章 含义:概念和理解
第十章 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
第十一章 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
第三部分 思维训练
第十二章 行为和思维训练
第十三章 语言与思维训练
第十四章 思维训练中的观察与知识
第十五章 授课和思维训练
第十六章 几点概括性结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