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讨论低阶煤流化床气化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工业运行中较常遇到的工程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低阶煤的类型,赋存、煤质特点,常见加工利用方式以及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详细介绍了多组分最小流化速度的计算和混合特性,温度、压力等对低阶煤气化的影响;详细总结了常用的气化动力学模型及其特点。除介绍了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及其在低阶煤高效利用中的重要性之外,全面总结了适用于低阶煤气化的其他反应器及其特点,低阶煤气化反应器建模的常用模块模型等。
此外,在我国已实现工业化的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上,全方位实时采集了气化炉开车和平稳运行的160小时的运行数据,分析了气化炉运行的稳定性、最佳操作条件、物料和热量的平衡及工艺技术指标等。并对工业化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的飞灰问题、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的熔融结渣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针对工业化低阶煤流化床气化合成气制甲醇时的驰放气及非渗透气利用问题,本书探讨了最佳的利用方案。
本书可以作为煤化工领域从事反应器与工艺开发、设计与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