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代史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298863
  • 作      者:
    戴逸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戴逸,192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6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2002年8月至今,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3年12月,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最初从事中国革命史、近代史研究,后从事清史研究,是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个人撰写或主编的著作有四十余部,代表作包括《中国近代史稿》《简明清史》《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乾隆帝及其时代》《履霜集》《语冰集》《涓水集》《繁露集》《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戴逸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等,发表文章800余篇。
内容介绍
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之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本书以这些值得中国人铭记的历史大事件为线索,以中国的道路选择为旨归,串联起整部中国近代史。书中深刻剖析了这些历史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带来的经验教训,论述了中国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正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原因。
精彩书摘
要重视学习中国近代史(代序)

中国近代史应该从184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鸦片战争算起,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共110年,包括整个民主革命的全过程。这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奋起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这11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其迅速而剧烈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难以叙述的苦难。在外国的侵略下,原有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构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工商业,但是,封建经济的基础仍然保持着,仍然很强大。帝国主义勾结、支持封建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牢牢控制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竭力阻挠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虽然产生了,但“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重重的压抑下,得不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因此,中国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在帝国主义、官僚、军阀、豪绅的统治下,中国经济凋敝,政治混乱,内战不息,灾荒频仍,豺狼当道,暗无天日。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中华民族处在存亡绝续的艰难危急之中。
中国人民不甘心任人宰割,他们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和侵略者、压迫者进行殊死的战斗,中国近代史上的阶级斗争空前激烈而复杂。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组成了顽固强大的反动营垒,它们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占据着支配地位,疯狂地反对人民,一次又一次规模极为壮阔的革命运动都在强大敌人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无数的革命烈士为此抱终天之恨。
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很长,道路很曲折,牺牲很重大。中国的农民阶级一直是活跃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革命主力军,先是独立地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发动了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以后又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成为无产阶级最重要、最亲密的同盟军。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两个部分:大资产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站在反革命方面;而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也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受它们的压迫,和它们有深刻的矛盾。在中国无产阶级自觉地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民族资产阶级曾经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它组织和发动了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未能领导革命取得彻底胜利,革命的果实被帝国主义扶植的大军阀、大官僚所篡取。后来,民族资产阶级参加了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革命统一战线中的成员。至于中国的无产阶级,它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它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远大的目光,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它较早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由于主客观的和国内外的种种条件,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就进入了新阶段,打开了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漫长历程,中国人民冲破了千难万阻,战胜了穷凶极恶的阶级敌人,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为了解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争取民主、独立,并进而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英勇奋斗史。
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多么的丰富、生动、曲折!这110年间,充满着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的事迹,留下了许多成功或失败的宝贵经验教训。它离开我们的时间很近,是我们祖、父、兄辈出生入死,进行斗争的舞台,跟现实和未来的关系极为密切,今天和今后出现的问题与矛盾,都要到中国近代史上寻找自己的来历和根源。中国近代史是我们认识中国国情、提高思想觉悟、学习优秀传统、发扬革命精神的不可缺少的教材,是我们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毛泽东说要认真学习历史,“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毛泽东选集》,1版,第2卷,4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选集》,1版,第3卷,759页。,“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同上书,756页。。
今天,学习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学政治、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中国近代史是极其重要的学习项目。这是因为:
第一,学习中国近代史,可以更加坚定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中国近代的历史证明,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为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从事斗争,进行探索,曾经设计了种种救国的方案,但是很多方案被实践所抛弃,证明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
当初,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英雄们,奋起反对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亿万贫苦农民一心向往的愿望。但是,这种按照小农经济狭隘范围而设计的社会蓝图,排斥大工业和商业,违反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真正地付诸实施。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说明,按照小农经济改造整个中国社会的设想是根本行不通的。
19世纪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开学堂、办报纸、兴实业,介绍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和制度,企图把中国推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轨道。康有为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苦难、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的乌托邦。可是,反动派不允许对腐败的局面进行任何改革,无情的屠刀对准了维新的志士们,一切变法措施和思想乌托邦都落空了。正像毛泽东所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毛泽东选集》,1版,第4卷,1360页。
20世纪初,中国人民觉悟到,要救亡图存,就必须用武力打倒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旧三民主义,中国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和动员了千百万群众,奋起战斗,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长达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但是,旧三民主义的纲领仍然行不通,辛亥革命以后,大地主、大军阀篡权横行,议会民主被践踏,民主约法被废弃,各派军阀争权夺利,连年混战。人民群众毫无权利,更加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80年深刻地教育了中国人民,农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方案相继失败,都不能拯救中国。此后的中国革命分成了两步走:第一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步,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必然会不停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阶级剥削的基础。这两步紧密地相互衔接,不容横插资本主义阶段。中国的近代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是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正像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所说: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无缘无故地在中国出现的,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亿万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第二,学习中国近代史,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指导作用。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十分强大而狡猾的,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有丰富的统治经验,拥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全面优势,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是极为困难的任务。 “敌强我弱”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许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极为艰苦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都失败了。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坚强的革命领导,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因此不可能扭转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只有作为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大众,克服重重险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它坚韧不拔,朝气蓬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它能够动员和团结亿万人民群众,在困难复杂的环境中,将中国革命引向一系列的胜利;它在失败时不气馁、不退缩,在胜利时不居功、不骄傲,永远向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伟大、光荣、正确的称誉。有了这样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才有今天的解放,也才有未来的光辉前程。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人民通过俄国的十月革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东选集》,1版,第4卷,1360页。但是,如何运用马列主义原理于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指导中国的革命,仍然是巨大而未解决的课题。党在历史上曾经一再重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使革命遭到重大的损失。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克服了种种错误思想,端正了方向,挽救了革命,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地结合起来,总结与创造了一整套符合中国情况的革命理论和战略策略,引导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第三,学习中国近代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继承与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100多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千千万万革命志士在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为拯救国家危亡、复兴中华民族血洒大地,英勇献身。他们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大无畏的精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谱写了无数气壮山河的战歌,哺育和激励着后继的革命者。中国人民确有充沛的爱国热情和英勇的斗争传统,不管敌人的力量多么强大、手段多么凶残,斗争的环境多么不利,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都从不畏怯退缩,从不奴颜婢膝,从不心灰意冷,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地战斗着。他们的胸中燃烧着真理的火焰,不畏漫长黑夜的严寒,执着地、勇猛地前进,坚信革命必能胜利,国家必能强盛,民族必能复兴。这种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一脉相承而日益高昂。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上得到了最为集中、最为光辉的发扬。老一辈的革命家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最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辉煌的遗篇《可爱的中国》;许多共产党员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革命何须怕断头”等壮丽感人的诗篇。他们有强烈的爱,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由;他们有坚贞的信念,相信真理必将战胜邪恶,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这种精神。一部中国近代史充满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每当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在中国人民中就会激起波澜壮阔的爱国和革命的热潮,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不畏强暴、勇敢献身的英雄人物,何止千千万万。正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高度发扬,使我们伟大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变迁而仍保持着蓬勃生机,使任何帝国主义都不可能灭亡中国,也使我们的宏伟事业有了强大的推动力。
总之,学习中国近代史是大有教益的。近代史上的许多次轰轰烈烈的斗争虽然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历史是既不能割断又不应遗忘的。过去的斗争是后来人民革命胜利的伟大基石。我们要善于向历史学习,向过去的斗争学习,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继承革命的优秀传统,认识中国的过去和今天,用历史的规律性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光辉灿烂的未来。
展开
目录
要重视学习中国近代史(代序)

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历史不应忘记

纪念鸦片战争弘扬爱国精神

雪洗国耻后的反思

二、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与后果

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

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三、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潮

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

戊戌变法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

改革大潮中的历史沉思

四、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的教训和社会主义的选择

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五、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光辉道路

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