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京张高铁抵达太子城站、走进车站运动员服务大厅,听取介绍后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回望历史,1909年建成通车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的第一条铁路。那时的世界,早已被工业革命所改变,铁路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当西方发达国家迎来铁路的黄金时代时,中国人还只是迈出了建成京张铁路的一小步。然而,到了2020年,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高铁成为中国工业名副其实的一张亮丽名片。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中国走出了一条曲折而豪迈的工业复兴之路。
中国的铁路网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的高铁也不是从天而降的。制造,这一人类作为万物灵长所独具的能力,需要漫长的积累与传承,才能化平凡为神奇,推动历史之轮滚滚前进。今天的中国人掌握了自主制造高铁的技艺,而其源头,要追溯至1881年唐山一个简易厂房里用废旧材料造出的蒸汽机车。自那时起,中国的铁路工业及其承载的民族梦想,就和一家名为中国中车的企业联为一体,密不可分。
从1881年到2021年,中国中车走过了不平凡的140年。这140年绝非坦途,而是几经风雨,百转千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车只是近代中国有限的铁路线上不多的几个修造厂,与同时期代表着现代大工业的外国同行无法相提并论。彼时的中国,山河破碎,铁路成为列强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在华渗透的管道,铁路工人生活艰辛,饱受压迫。但工人阶级是具有战斗力的,这种战斗力,在1921年被中国共产党点燃,成为革命的火种,为中车染上了一层鲜红的底色。从那时起的100年里,中车被注入了红色基因,这种基因,是一种在企业组织中浸染的文化,是一种在代代员工中传承的精神,是一种推动中车与国家民族共命运的力量!红色中车,在中国的复兴之路上,不断创造着大国速度;红色基因,在中车的成长之路上,涌动着不竭的澎湃动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总结中国中车领跑世界的经验,就要解码中车红色基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