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字普惠金融概述
1.1 数字普惠金融的起源
1.2 互联网对普惠金融的影响
1.3 数字普惠金融研究现状及述评
1.4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1 引言
2.2 理论基础
2.3 模型的建立
2.4 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分布特征
2.5 实证分析
2.6 对策建议
2.7 结论
参考文献
3 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3 研究假设
3.4 数据来源与指标构建
3.5 实证结果分析
3.6 结论
参考文献
4 长三角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一体化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基础
4.3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4 数字普惠金融的函数型特征与动态演变
4.5 数字普惠金融函数型主成分分析
4.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5 区块链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中的应用案例:比特币价格波动及我国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法定数字货币与数字普惠金融
5.3 理论基础
5.4 理论模型
5.5 数字货币收益率波动特征及市场风险研究
5.6 关于比特币风险与监管的认识
5.7 研究结论以及对主权数字货币的启示
5.8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环境
5.9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架构设想
参考文献
6 大数据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中的应用案例1:商业银行区域性风险影响因素度量研究
6.1 引言
6.2 理论研究
6.3 商业银行区域性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6.4 基于XGboost集成学习的区域性风险评估模型
6.5 结论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7 大数据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中的应用案例2:商业银行中小微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及高风险客户识别研究
7.1 引言
7.2 理论基础
7.3 数据收集及处理
7.4 基于不平衡样本的信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7.5 基于XGBoost模型的银行信贷高风险客户识别模型
7.6 结论及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8 移动互联网支持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
8.1 引言
8.2 理论基础
8.3 移动互联网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8.4 移动互联网支持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8.6 案例分析:移动支付大战硝烟四起,农村地区普惠金融踏上新征程——兼评BAT的移动支付战略
参考文献
9 浙江打造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助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
9.1 引言
9.2 浙江省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的优势
9.3 浙江省互联网金融创新成就与现状
9.4 政企联动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的“浙江经验”
9.5 浙江省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发展展望
9.6 浙江省P2P网络借贷的退出
参考文献
10 基于互联网优势的杭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
10.1 引言
10.2 杭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0.3 互联网促进杭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
10.4 政策建议
10.5 杭州从互联网金融发源地到国际金融科技中心
参考文献
11 中国金融科技指数评价与分析
11.1 金融科技成为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利器
11.2 金融科技指数的作用
11.3 金融科技指数的创新与特点
11.4 金融科技指数的指标构建原则
11.5 金融科技指数的指标体系
11.6 金融科技指数的计算方法
11.7 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分析
11.8 中国金融科技指数特别说明
参考文献
12 数字普惠金融中网络用户参与众筹的动机研究
12.1 引言
12.2 理论研究
12.3 研究模型与假设
12.4 基于非平衡样本的众筹参与动机研究
12.5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3 数字普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13.1 引言
13.2 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风险
13.3 数字普惠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3.4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