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淡定的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1737209
  • 作      者:
    弘一法师原典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淡定的智慧》

佛法即活法,淡定即幸福


淡定的智慧,版权输入港台,曾连续28周雄踞台湾诚品书店励志图书畅销榜TOP10

车流人海中,谁又知道谁的心事;
满脸漠然的表情中,谁又理解谁的境遇。
我们大喜过望、我们纠结恐惧、我们孤独寂寞……
这一切都需要温暖祥和的包容,
都需要一颗宁静致远、淡定从容的心来化解。

难来时淡定,苦来时淡定,得意时淡定,失意时淡定,

这是人生大境界,人生到此,便拿得起,放得下,心定了,无所不及!


展开
作者简介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一生63载,半缘艺术半缘佛。在俗39年,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近代文化艺术之先河;在佛24年,是佛教律宗的第十一世祖师。
    在世人眼里,他将看似无法统一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大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他的才情受人追捧,佛门禅院里,他的风范,高山仰止。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ji致。时间的流逝,非但不能拉开今人与法师的距离,反而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存在。

展开
内容介绍

《淡定的智慧》

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当今社会,zui大的幸福莫过于守住一颗淡定而从容的心,丢下一切包袱,超yue自己。
    淡定是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境界和智慧。弘一法师修行,修得了一份淡定与超然。我们羡慕这份淡定,我们追求这种超然。淡定的智慧就像佛的修行,这种修行让一切回归内心,让人宠辱不惊。
    《淡定的智慧》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让浮躁的人们学会放下,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淡定中滋养心灵,在智慧中升华人生;它让人们的内心清澈如水,让生命重新回归平衡;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超凡脱俗。

展开
精彩书摘
伍 心不动更淡定


淡定是人的定慧,
只有内心坚强的人才淡定,
只有内心没有恐惧的人才从容。
想要修一颗淡定的心,
就要有一种岿然不动的定慧作为根基。



不要违背自己

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时候很多,但一定要记住,只要你可以选择,就不要违背自己。如果你违背了自己的内心,你将背上沉重的枷锁,从此心无宁日。
弘一法师为修行之人指点迷途:“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念佛人随缘绝不攀缘。光阴非常快,往生西方有无把握,自己知道。如无把握,人情俗事必须摆脱。所以菩萨劝我们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
人只有懂得反观自心,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就像修行中佛家弟子要有认知自我的能力一样重要。
马祖道一禅师,是四川广汉市人,幼年在罗汉寺出家,唐开元年间,来到南岳山,在一个草庵里修习禅定。
怀让禅师每次路过草庵,都能看到马祖禅师关门用功,就想点悟他,于是敲门问道:“大师每天枯坐在这里,图的是什么?”
马祖禅师没有理解怀让禅师的话,反而觉得他打扰了自己的清修,于是继续坐禅。
怀让禅师看到后,觉得他太执着、固执,但是又不忍心不理会,于是拿起砖头,在马祖草庵前用力磨了起来,一连磨了很多天,声音非常刺耳。马祖禅师没法静心,于是打开了庵门,循声音望去,看见怀让禅师在那里不停地磨砖,于是不高兴地问道:“大师,你磨砖究竟是要干什么?”
怀让禅师哈哈大笑,说:“我想把砖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禅师奇怪地问:“砖怎么可能做成镜子呢?”
怀让禅师说:“你说的没错,砖是不能磨成镜的,那么你一味枯坐就能成佛吗?”
马祖禅师一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于是投在怀让禅师的门下聆听教诲,终于成了禅宗的一代宗师。
磨砖成镜,同掘地看天、缘木求鱼一样,虽是苦行,但无法达到目的。禅悟不等于一味枯坐,要反观自心,才能洞见真如。


淡定小语

我们在做事情时,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埋头蛮干,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突破困境

突破困境要用一种超越常规的智慧,这智慧里面有佛禅的玄机。也许可以说这智慧体现了一个人卓越不凡的思维方式,但方法永远是工具,关键是你要想到去突破。
对于突破困境这件事,弘一法师的教化更加发人深省,他借用某位大师的话来开示众人:“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这一教化说出了智慧的根源。
大师是教化世人如何避免陷入困境,然而一旦真的陷入困境,佛家的智慧也能超越众生。
一天,一位信徒找到一休大师说:“我要自杀,请大师超度我吧!”
“那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要寻短见呢?”一休大师问道。
“不瞒大师,我经商失败,借了许多的外债,每天被债主们逼得生不如死,已经走投无路了,所以想一死了之!”信徒回道。
“难道除了死你就没有想过其他的办法吗?”一休大师问道。
信徒痛苦地说:“大师,现在我除了年幼的女儿外,什么都没有了。”
一休大师惊喜道:“哦,我有办法了,你可以将你的女儿嫁人,找一个乘龙快婿,帮你还债啊!”
信徒失望地说:“大师,我的女儿只是八岁的幼童啊,怎么可以现在就嫁人呢?”
一休大师道:“怎么不可以呢,你可以将你的女儿嫁给我啊!我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
“这……这是行不通的,你是出家人,怎么可以做我的女婿呢?”信徒大惊失色地说。
一休大师胸有成竹地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我已经决定了,你现在赶快回去宣布这件事情吧!到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做你的女婿,帮你还债。好了,好了!赶快回去吧!”
这位信徒很敬重一休大师,于是立刻回家宣布了婚事。这个消息一经传出,马上轰动了全城。到了迎亲的那天,看热闹的人把信徒的家围得水泄不通。
一休大师到达后,吩咐信徒在门前搬一张桌子,置上文房四宝,写起了书法。大家看一休的书法写得很好,就争相购买,反而忘了今天是一休大师给人家做女婿的日子,看热闹的人也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来这里的。结果,一整天一休大师都在忙着写字,看热闹的人则疯狂购买,很快卖字的钱积攒了几箩筐。
“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吗?”一休大师问信徒。
信徒惊喜地跪倒在地说:“够了,够了……您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赚到了这么多钱!”
一休大师拂袖于背道:“好了,你的问题解决了,你的女婿我也不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


淡定小语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出现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不要坐以待毙。“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肯想办法,就一定能克服暂时的困难。




低调处事,保留余地

低调本来就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得意不张扬,失意不自卑。这样的心境能让人回归平淡,这样的做法也为今后任何的可能保留了几分余地。
印光大师曾经教化弟子们说:“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弘一大师以此警诫自己,其低调、其智慧、其修佛之心可见一斑。众生处事张扬,或者智慧受阻,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执着于外向很难开悟,难以开悟的人对于低调一词也只是表面的理解罢了。
白云禅师曾在方会禅师的座下参禅,学习了很久依然无法开悟,方会禅师也为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而着急。
有一天,方会禅师带着白云禅师来到了庙前的广场上闲谈。
方会禅师问:“你还记不记得你的师父是怎么开悟的?”
白云禅师回答:“我听说是因为一天摔了个大跟头,才突然开悟的。”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故意发出了几声冷笑,转身扬长而去,白云禅师愣在当场,心想:“是不是我说的不对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呢?为什么大师会耻笑我呢?”
从这以后白云禅师总是想方会禅师的笑声,几天下来,根本没有心思吃饭,就连睡梦中也常被方会禅师的笑声吓醒。终于,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前往方丈的禅房请求大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后,说:“你还记得在广场上表演把戏的小丑吗?你比他差不了多少。”
白云禅师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啊,请师父指点!”
方会禅师说:“小丑使出浑身解数,为的是博取观众的一笑,你却害怕人笑。我那天只不过冲着你笑一笑,你就为此而不思饭食,梦寐难安,像你这么认真对外界的人,连一个表演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参透无心无相的禅法呢?你太执着于外界的假象,从而生起得失心,所以才会产生痛苦啊!”白云禅师一听,立刻就大悟了。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心中不能自主,就会经常受外界的影响。自己的喜乐忧苦都被别人左右,便是失去了自己。


淡定小语

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想法和看法,你活着是为你自己,把外界的印象看淡一些,你会生活得更加轻松。只有顺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你才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低调智慧是由内而外的,凡事只有真正从内心出发了,你才能给自己留足可以发挥的空间和可以回旋的余地。
展开
目录
壹 回归灵魂的清澈

做真实的自己 
跟随内心的感觉 
让心灵不迷失 
心开阔你才从容 
最通透的智慧 
获得真正的价值 
修一颗清净心 
保持通灵的心境 

贰 更坚定才能更从容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付出必能硕果累累 
不受诱惑心境更开阔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最精进的智慧 
不炫耀是大智慧 
定力才是真功夫 
认清事情的根本 
不固执心性更通达 
心安就是圆满 

叁 放下就是拥有

给自己一份淡定心情 
摒弃重负,抓住现在 
修一颗通灵之心 
超越是非才能还原自己 
调一颗怡然心 
心量放宽,人生通达 
放下梦幻,走向真实 

肆 培育一颗清透心

心无外物,自有慧眼 
七分理性,三分情感 
自作聪明是劣智 
不慕他佛,塑造自身 
洞悉事物的本质 
不要被烦恼迷惑心智 
远离内心的煎熬 

伍 心不动更淡定

不要违背自己 
如何突破困境 
低调处事,保留余地 
修一份平和之心 
行为随心而动 
让世情淡一分 
不为情绪所动 

陆 勇者从容,智者淡定

心念不乱,烦恼自断 
勇者回头自省 
境界滋养智慧 
淡定让你平心静气 
长存一颗吃苦心 
有内涵,更淡定 
留一份镇静在心中 

柒 让精神更丰盈

抓住当下的幸福 
好心态是大智慧 
财富是无形的 
保持天性中的智慧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不强求才有收获 
以一颗禅心做事 
爱是成长,美是心境 
培养善根福德 

捌 淡定地向前走

无须刻意追求 
放下虚妄修自身 
让烦恼不攻自破 
以修佛之心修身 
人生没有如果 
给内心一片自由 
内心宁静才能致远 
让心与事业融合 
简朴滋养智慧 

玖 淡定在舍得之间

从容面对生死 
舍一份虚荣,得一份真相 
菩提之心是一种灵悟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 
远离邪恶的环境 
舍弃繁杂见真谛 
没有恐惧更淡定 
思考才能得智慧 
智慧由心生 

拾 智慧在高处,淡定在内心

坚持自己的路 
修养美德是智慧 
从容面对生活的磨砺 
佛心就是开悟心 
保持淡定清醒 
放低心态,才能吸纳智慧 
心定气平,淡定自如 
不躁动才能应万变 
有内涵才能更淡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