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工业园环境管理机制及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507594
  • 作      者:
    金峰,邢李志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的建设已成为“十三五”的重要命题。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以产业共生发展模式为基础,以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应运而生。《生态工业园环境管理机制及实证研究》将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环境经济学和复杂网络等理论有机结合,从生态工业园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人手,借助MPSR模型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分析生态工业园外部环境、内部状况和发展理念的管理机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利用根据二分图理论构建的产业环境资源竞争网络模型及其映射得到的排污企业单模式竞争网络模型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生态产业链;采用环境承载力分析框架从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和承载力的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园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建立了开发区管委会的效用函数和企业生态化的效用函数,通过分析园区企业在寻租和非寻租条件下的纳什均衡,确定了开发区管委会补贴和企业生态效益水平之间的关系。
  《生态工业园环境管理机制及实证研究》可供高等院校环境管理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供环境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以及生态工业园的管理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生态工业园环境管理机制及实证研究》:
  在第一阶段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模式和第二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模式基础上,伴随着世界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热潮,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也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基地,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地、高新技术密集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地,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园区管理,特别是围绕“生态”这个核心内容如何加强园区环境管理,成为任何一个已建成或在建的生态工业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有效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并规范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一套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工业园区评价体系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政府有效实现其公共管理职能,推动产业界合理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对于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从最初介绍、探讨生态工业园的理念、内涵、特点、意义等逐渐发展到关注生态工业园的具体建设问题。但总体而言,对该领域的探讨还处在研究初期,相关文献较少,无论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还是具体指标的选择,现有研究与生态工业园建设速度并不相适应,当前,研究一套适合评价我国工业园区科学发展水平的环境管理模式尤为必要,这对于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使产业系统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极利用和废物生产最少,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一般被认为是生态工业园区的起源。产业生态学参照自然生态系统,将人工设计的工业园区设想为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的生态系统,系统内部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都具有再次利用或循环利用的价值,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地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系统。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一些新兴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一次创业、解决土地和自然资源制约的优先途径。
  1.3相关研究综述
  产业生态化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新研究领域,从对国内外这方面文献的查阅情况来看,理论界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主要从过程论、系统论、目的论等角度出发。《生态工业园环境管理机制及实证研究》将国内外主要的产业生态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
  1.3.1产业生态化思想的起源
  产业生态化思想的雏形来自于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虽然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产业生态学的概念,但是他在其著作中多次采用了“物质代谢”,并开创性地将这个生物学概念运用于人类社会领域,认为产业生产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一个物质循环的双向交流过程。不仅如此,他还用物质循环流动的思想来分析产业运行。例如,“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的循环中”。
  到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副作用开始呈现,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一些学者针对环境问题从“物质循环”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将世界经济系统视为类似于一艘宇宙飞船的封闭循环系统,并认为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值。正如他所说的:“对于未来的知识或技术我们不可能作出任何详细的预测。不过有一件事情是清楚的,不论未来社会如何,它将不得不生活于一个资源极其有限的'宇宙飞船地球'之中,它不得不开发出一个循环的或者说闭环的物质经济。”这段话也被后来的研究者认为是循环经济思想的雏形。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2.1 产业生态化理论
2.2 生态工业园
2.3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4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工业园环境容量分析模型
3.1 排污企业环境负外部性的测度
3.2 基于双模式网络理论的产业环境资源竞争网络模型
3.3 广州开发区环境容量的相关情况
3.4 根据广州开发区环境容量信息建模的基本分析结果
3.5 广州开发区环境容量信息建模的生态产业链分析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工业园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4.1 生态工业园的环境规划系统
4.2 广州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基本情况
4.3 广州生态工业园环境规划的完成情况
4.4 广州生态工业园环境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4.5 生态工业园环境规划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工业园管理博弈分析
5.1 排污企业生态化改造的博弈关系
5.2 生态化建设过程的三方博弈模型
5.3 博弈模型的求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生态工业园管理机制设计
6.1 MPSR模型与园区“点、线、面”的管理模式
6.2 强化生态工业园环境监督管理
6.3 调整生态工业园规划目标及相关指标
6.4 优化生态工业园产业布局结构
6.5 促进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