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路径及相关政策:基于广东省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64389
  • 作      者:
    陈修颖,汤放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修颖,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博士,师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顾朝林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经济地理、区域经济。重点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区域空间结构规划。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10部。


  汤放华,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理事长、湖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十佳城市规划设计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科技咨询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路径 及相关政策--基于广东省的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在对 区域城乡一体化现状做出科学评价的基础上,为区域 制定科学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行动路径,同时为地方政 府提供一套完整的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重点设计和 改革的相关政策以及投入的重大建设工程。主要内容 包括:(1)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 以此指导区域城乡一体化实践。(2)区域城乡一体 化监测、评价及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3)推进 城乡一体化可资借鉴的国内外经验研究。(4)未来 中长期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研究。
  (5)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特征及地域性策略研究。(6 )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模式选择及适应性评价。( 7)区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府转型和政策创新。

展开
精彩书摘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路径及相关政策:基于广东省的研究》:
  北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但不是全部乡村都转变为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北京社科院)。
  上海认为,城乡一体化是郊区与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的具有现代交通网络的都市城镇体系,是城乡共同繁荣和富裕(上海农办)。 
  江苏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形成现代文明城市与高效生态农业相辉映的美好景象(江苏农办)。 
  浙江省在《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2005.1.10)》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举措,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浙江省嘉兴市在《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2008—2012年)》中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组织保障等七个推进体系,力争到2012年,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苏州市关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2.1)在指导思想中提出:“进一步推动‘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使苏州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对广东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演进理论对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指导
第二节  毛泽东主席的办法及其当下启示
第三节  城乡联系理论与广东省城乡紧密关系建立
一  城乡联系格局
二  城乡联系的物质基础
三  城乡联系理论新进展
四  城乡空间联系优化目标
第四节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含义及实践要求
第二章  广东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背景、现状及问题评述
第一节  广东省社会经济发育阶段的判断
第二节  广东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城乡一体化解读
第四节  广东省城乡收入差距:时空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  现状
二  阶段性特征
三  区域性特征
四  广东省与沿海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比较
五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趋势预测
第五节  广东省基础设施的城乡差异及区域差异:现状及问题
一  广东省基础设施城乡差异现状
二  广东省基础设施城乡差异问题与原因
三  广东省基础设施区域差异
四  广东省基础设施区域差异分析
第六节  广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及问题
一  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概况
二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异现状分析
三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三章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发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
一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二  指标体系设计
第二节  广东省各地市城乡一体化发育水平测量
一  城乡一体化发育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二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三  城市化水平与城乡一体化对比分析
四  三点主要结论
第四章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及长三角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及经验
一  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  珠江三角洲四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及其经验
三  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市的实践与初步经验
四  小榄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及启示
五  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浙江城乡关系演变与城乡统筹发展及其基本经验
一  城乡关系演变历程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阶段
三  已实施的城乡一体化重点工程
四  统筹城乡发展的浙江特色与推广价值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经验借鉴
一  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  苏南城乡一体化模式
三  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特点及经验
四  宁波市城乡一体化特点及经验
五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特点及经验
六  义乌市的城乡一体化特点及经验
第五章  未来中长期广东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路径、手段与内容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思路
第三节  总体目标
一  城乡空间一体化目标
二  城乡经济一体化目标
三  城乡社会一体化目标
四  城乡人口与就业一体化目标
五  城乡生态一体化目标
六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目标
七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第四节  广东城乡一体化目标下的区域社会经济要素的实现目标
第五节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与手段
一  推进路径
二  推进手段
第六节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核心内容
一  城乡规划一体化
二  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化
三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四  城乡产业一体化
五  城乡人口与就业一体化
六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第六章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特征及地域性策略
第一节  区域社会经济差异及其发展阶段判断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发育水平区域差异
第三节  广东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地域性策略
一  城乡一体化梯次推进策略
二  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阶段性目标
三  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分区域引导目标
第七章  广东省城乡一体化重点行动:十大工程
第一节  城乡规划一体化工程
第二节  先行先试安排
第三节  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工程
一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主导产业选择及企业布局特点
二  城乡产业一体化的约束条件
三  主要内容和措施
第四节  中心村镇与农村社区培育与建设工程
一  在区域空间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有四大节点
二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方针及关键节点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
三  中心镇、中心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节点价值
四  广东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推动途径
第五节  城乡流动空间培育与建设工程
一  流动空间优化的物质支持体系
二  广东省流动空间优化的核心内容
三  城乡流动空间培育与建设工程(一):交通与公交网
四  城乡流动空间培育与建设工程(二):信息网
五  城乡流动空间培育与建设工程(三):能源网
六  城乡流动空间培育与建设工程(四):物流与市场体系
第六节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
第七节  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一  农业科技支持现状问题与对策
二  广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八节  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
一  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义与作用
二  广东省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现状
三  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  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与过程
五  广东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
六  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实现三个“做到”、解决四大矛盾
第九节  农民工程
一  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二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工程
三  农村人口集聚工程
第十节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综合工程
一  村庄整治
二  农村住房改造
三  古村落保护与适度开发
第八章  广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府转型和政策创新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与府际关系重构
第二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级政府职责
第三节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制度环境营造
第四节  城乡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节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第六节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建设及保障措施
一  制度基础建设
二  完善保障措施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