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般反避税条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9700485
  • 作      者:
    王宗涛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宗涛,1988年3月出生,安徽六安人。法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财税法、国际税法研究。现为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国际税法与比较税制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厦门大学财税金融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14年4月至6月,台湾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在《税务研究》《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两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参与编撰著作四部。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各一项,参与项目多项。荣获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项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一般反避税条款研究》是国内首部研究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学术专著。随着我国反避税征管的纵深推进,以及全球性BEPS行动计划的渐趋展开,完善一般反避税法律制度是各国税制改革的重点关切和趋势所在。《一般反避税条款研究》兼顾国内法与国际法、域外制度比较与借鉴、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多元维度与视角统筹,对一般反避税条款予以全新、系统、具有拓补性的研究。全书既有深邃的法理思辨与理念融通,又有广一博的域外制度素描与镜鉴,亦透过对税法条款的解释适用及典型案例解剖予以点睛。作者既关照普世价值的一般反避税条款研究,又饱含基于我国税制传统和法治水平的中国立场和时代关怀。《一般反避税条款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般反避税条款研究》:
  三、课税要件事实解释与一般反避税条款
  (一)课税要件事实解释与一般反避税条款:兼论实质课税原则
  反避税系税法目的解释与课税要件事实经济实质解释的结合。一般反避税条款之逻辑,除了探寻税法立法目的以弥补税法漏洞外,还须对课税要件事实予以经济实质解释,即实质课税原则之适用。纳税人滥用法律形成自由采取异常法律形式达到常规交易形式相同之经济效果,此一异常法律形式割裂与税法文义的关联,最终获得税收的逃避效果,这即为避税设计的基本思路。反避税及一般反避税方法与逻辑在于,抛开纳税人异常复杂交易形式,而针对其经济实质并按与经济实质相当之常规交易形式予以调整,这一方法与逻辑即是实质课税原则,亦即实质课税原则之适用,旨在对纳税人交易形式进行经济实质的认定或调整,即对税法课税要件事实予以经济实质解释。
  事实上,实质课税原则一直是各国和地区避税规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反避税观念和制度实践即是对课税要件事实的经济实质解释认定。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早在1919年《德国帝国租税通则》第4条即规定,解释税法之际,须斟酌其立法目的、经济意义及情势之发展。该条为1934年《税捐调整法》第1条第2项所承接。由此主张,税法解释应不拘泥于法律的文字表达,应考虑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关系和相关经济现象。①经济观察法(实质课税原则)与租税规避行为之否认,自此成为税法学上的关键概念,运用经济观察法对租税规避行为予以调整,成为税务机关征税的惯常做法。1977年修订直至今日的《德国租税通则》第39-42条更是实质课税原则的具体适用,尤其第42条系公认的德国一般反避税条款。②台湾地区司法机关一直用实质课税原则予以避税防杜,目前更从“立法”层面将实质课税原则明文化。“司法院大法官会议”释字420文规定:涉及租税事项之法律,其解释本应于租税法律主义之精神,依各该法律之立法目的,衡酌经济上之意义及实质课税之公平原则为之。此后,释字496号、500号、620号、625号文参考延续这一思路。2009年5月,台湾地区“立法院”修订“税捐稽征法”第12条之1将上述条文立法化,并增加第2项:税捐稽征机关认定课征租税之构成要件事实时,应以实质经济事实关系及其所生实质经济利益之归属与享有为依据。故实质课税原则一直是台湾地区避税防杜的基本方法与工具。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要是针对反避税而产生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制度,代表如英国、美国等国家通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对课税要件事实进行经济实质解释以规制脱法避税行为。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避税普遍化与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引入
一、避税普遍化与规制的必要性
二、一般反避税思路提出与立法条款的引入
第二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争议与法理基础
一、反避税的价值争议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法理争议及其评析
三、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法理基础
第三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法律性质
一、反避税的法律性质:漏洞补充还是法律解释?
二、宣示性条款还是创设性条款?
三、原则性条款还是规则性条款?
第四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法律方法论
一、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法律方法论及其阐释
二、税法目的解释与一般反避税条款
三、课税要件事实解释与一般反避税条款

第二章 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其他反避税方案的关系:比较视角
第一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与特别反避税条款的关系
一、特别反避税条款方案的提出及评析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与特别反避税条款的立法关系:反避税立法两种类型
三、一般反避税条款与特别反避税条款的适用关系
第二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司法反避税方案的关系
一、司法反避税方案的提出及其合法性确证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司法反避税方案的生成演变及其经验
三、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司法反避税方案的关系:各自独立且相互关联
四、特别分析:司法反避税方案的发展趋势——一般反避税立法化
第三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其他若干反避税方案
一、一般反避税条款与税务机关创制反避税措施的关系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关系
三、一般反避税条款与避税推销者惩罚制度的关系
第四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国际税收协定反避税的关系
一、国际税收协定宗旨演变与反滥用税收协定避税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国际税收协定的关系
三、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国际税收协定反避税条款的关系

第三章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法理基础及法律方法的制度建构
一、法理基础与法律方法的立法必要性
二、法理基础与法律方法的具体制度建构
第二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概况与立法模式建构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一般反避税条款概况及立法模式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模式建构
第三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思路建构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思路及评析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思路建构
第四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规范内容、立法框架与构成要素建构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一般反避税条款的规范内容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框架和构成要素建构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中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制度建构
一、国际税收协定反避税的法理基础及其现行若干制度设计
二、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反避税提出及立法必要性
三、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具体制度建构

第四章 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法律适用
第一节 何以解释税法的立法目的
一、税法目的解释的基本思路
二、税法目的解释的具体适用:以台湾地区趸缴保单规避遗产税案为例
第二节 避税认定的标准与方法论
一、避税认定的标准确立:理论分析与域外制度借鉴
二、避税认定标准的法律适用方法论
第三节 实质课税原则的法律适用
一、实质课税原则适用的基本思路:理论分析与域外制度借鉴
二、实质课税原则的具体适用:以印度沃达丰税案与中国系列案比较为例
第四节 税收利益目的标准的法律适用
一、税收利益目的标准辨析:理论分析与域外制度借鉴
二、税收利益目的标准的具体适用
第五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适用的证明责任与证明程度
一、一般反避税条款适用的证明责任分配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适用的证明程度
第六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适用的系列管理程序及配套制度
一、发布反避税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等规范性文件
二、反避税专家顾问组的设立及制度设计
三、预先裁定程序的引入及制度设计
四、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制度配套及其设计
五、避税推销者惩罚制度的引入及思路

第五章 我国一般反避税条款法律制度的改革完善
第一节 我国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实施概况及其总体评析
一、反避税及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及实施概况
二、反避税及一般反避税条款法律制度的总体评析
第二节 我国行政主导型反避税模式的法理审视及其改革完善
一、行政主导型反避税模式的法理审视:创新还是异端?
二、行政主导型反避税模式的改革完善
第三节 我国一般反避税条款立法的改革完善
一、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法律性质及其立法必要性再审视
二、一般反避税条款立法模式的改革完善
三、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思路、立法框架和构成要素
四、一般反避税条款改革完善的具体建议:以《企业所得税法》为例
五、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引入及制度设计
第四节 一般反避税条款法律适用的改革完善
一、一般反避税条款法律适用的系列管理程序及权力约束机制
二、司法反避税方案的启动及制度构想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