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建设基层干部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108582
  • 作      者: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中共珠海市委社会管理工作部,中共珠海市金湾区委社会管理工作部合编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全书在充分解读中央、省有关社会建设的重大政策、理论,对相关社会建设理念思路、目标任务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从理论、实务工作和实践经验等三个层面上,较为全面地解答基层干部在从事社会建设工作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既有理论的阐述和提炼,也有答疑解惑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更有可供参考借鉴的案例。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的组织者和编写者们做了一个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他们为从事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工作者提供了一部理论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很高的学习读本和工作指南。本书不失为基层干部从事社会建设工作可读、应读和必读的工具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珺

展开
精彩书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社会建设所做出的一系列决定和战略部署,对社会建设的内涵、外延和目标任务进行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为深入推进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向。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东,率先遇到经济发展的社会瓶颈,于是也率先进行了社会建设探索。2011年 7月11日至13日召开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对社会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等“1+7”文件,同时成立了省、市、县三级社会工作委员会,构建了完善的社会建设政策体系和组织体系,并在持续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社会建设的广东经验。

社会建设是一项“实功”,要真正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实做”和“实效”上,更应要求各级基层干部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理论和政策等知识有所掌握,并能结合实际,将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重点、任务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和工作中。本书基于推进基层社会建设工作的需求,珠海市社会管理工作部、珠海市金湾区社会管理工作部与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组织省内社科院、大学院校的相关研究领域专家以及在社会建设领域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实际经验的基层工作者,实施了本书的策划、规划和编撰工作。

本书在对当前社会建设领域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归结、提炼,将社会建设领域基层干部应知应会的概念性理论知识和政策知识形成词条进行阐述的同时,结合广东及珠海市社会建设实践和典型经验,对社会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实践方法、路径进行了剖析与解答,力求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为基层干部开展学习交流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经过半年的努力,编撰人员收集阅读了100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最终形成了10余万字的样稿,并得到了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使之得以顺利出版。

本书是一本面向县区、镇街、村居基层社会建设干部学习的读本,为了体现广东社会建设地方特色,满足基层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指导实务工作和经验借鉴等方面的需要,全书分为上卷理论篇、下卷实务篇和附卷经验篇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中央、广东省与社会建设有关的政策文件、相关书籍及报刊中所提及的、使用频率高、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235个词条进行阐述、解答,并辑选了来自于珠海市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典型案例。收录的词条,原则上都有精练的定义或概貌性描述,使读者能够把握其基本内涵和要义。

由于编撰者能力所限,以及对材料把握的原因,一方面对词条的辑选难以穷尽,另一方面一些词条未能准确反映其本来面目,致使本书编撰工作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恳切希望专家、学者及各地实践者予以指正。同时,随着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本书编写期间,我国的社会建设内容和各地的创新实践也在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之中,因此,我们难以对所采集词条的时效性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以期在未来的修订中作进一步更新、补充和完善。

 

上卷·理论篇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建设高度重视,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认识不断进步,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清晰。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到十八大报告的“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体制改革任务明确分成“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两部分,显然,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两大内容,而社会体制则是贯穿在民生和社会治理之中的体制安排。因此,本书把上卷分成社会建设总论、社会事业、社会治理三大部分来进行论述。社会建设总论主要是把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中共性的、综合性的内容拿出来单独论述。

展开
目录

上卷·理论篇        

第一章 社会建设总论 

第一节 社会体制 

第二节 社会规范 

第三节 社会结构 

第二章 社会事业

第一节 公共教育 

第二节 就业促进 

第三节 收入分配 

第四节 社会保障 

第五节 医疗卫生 

第六节 公共文化体育 

第七节 公共交通 

第八节 环境保护 

第三章 社会治理 

第一节 依法治国 

第二节 社会组织

第三节 基层治理 

第四节 流动人口治理 

第五节 公共安全 

下卷·实务篇        

第一章 总论·社会建设政策解读      

第二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章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第四章 创新基层服务管理 

第五章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        

第六章 完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 

第七章 创新人口服务管理 

第八章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第九章 加强社会建设信息化      

第十章 创建社会文明环境 

附卷:经验篇        

珠海市社会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        

珠海市社会管理创新优秀项目案例    

案例1:珠海市率先在全国实现“两法衔接”立法

案例2:珠海构建“平安指数”

案例3:金湾区多元共治促进社会和谐     

案例4:打造海岛特色“微·网格”

案例5:斗门区首创农村内置金融合作社

案例6:异地务工人员融入城市计划

案例7:“快乐四点半”未成年人教育服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