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十三不靠为哪般
围绕治理“小广告”,有关部门心没少费,累没少受,钱没少花,“骂”没少挨,但到头来还是没能跳出“13个部门管不好一张小广告”的怪圈。说心里话,无论是言者的感慨,还是闻者的感伤,心绪大体是一致的。
症结何在?且不说“九龙治水”的阵容是否太过强大,太过夸张,仅从盲点盲区说开去,正本清源,温故知新,既有“身在其中,困在其中,软肋在软肋之中”,也有“诗在诗外,戏在戏外,功夫在功夫之外”,总之,“管不好”和“不好管”原本就是两码事儿。
老问题不能老不改。年初,中办印发文件,要求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此《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强调“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提出“针对自身问题边学边改、即知即改,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做好一件件具体事情,就能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作为党外人士,虽不清楚“改观13个部门管不好一张小广告”是否也在学以致用的范畴,但我相信,将此等长时间无解、无奈的“老问题”上升到新的高度看待绝无不妥。
应该承认也必须承认,“城市牛皮癣”的无处不在,既与市民“身体安放”相关,更与百姓“心灵栖息”相关。城市管理是面子,社会治理是里子,从表象上看是“乱眼”,而从骨子里说却是“乱心”,因此从更深层意义上讲,治理绝非等闲之辈的“小广告”,仅有目前13个部门关注还远远不够。“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13个部门”因故走到一起,消极地讲,九龙治水不见水,积极地看,“会诊”一旦历练升华为新常态,人们有理由相信,日后无论面对怎样的“大城市病”抑或“小城市病”,政府施政将不再面带难色、心存愧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