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恢复行使主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60511
  • 作      者:
    王禹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主权问题是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本质问题。恢复行使主权是我国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政府建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逻辑起点。
书稿共分五章。第一章讨论主权;第二章讨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第 
展开
精彩书摘
  《论恢复行使主权》:
  由于对香港的主权问题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所以从1982年9月到1983年6月,双方仅就会谈的议程和其他程序问题达成协议,实质问题没有取得进展。1983年3月,撒切尔夫人致函中国总理,表示:“只要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能够就香港的行政管理安排达成协议,而这些安排能够保证香港今后的繁荣与稳定,又能既为中国政府又为英国议会和香港人民所接受,我就准备向议会建议,使整个香港的主权回归中国。”4月,英国外交部对中国表示愿意重开谈判,但要求中国不应有任何先决条件,英国不反对中国以自己对香港拥有主权的立场进入谈判。6月邓小平提出,“让英国人下台阶”,建议谈判可不从主权开始,先谈“九七”后怎么办?这为双方重开谈判创造了条件。双方为香港的交接方式、1997年后的安排以及过渡时期的安排等几项谈判议程达成了协议。
  1983年7月,中英开始第二阶段的谈判。主权问题是香港问题的实质,是双方无法回避的问题,英国的立场还是试图以承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来换取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的治权。1983年9月,邓小平指出英国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不可行的,并劝告英方改变态度,以免出现到1984年9月,中国不得不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方针政策的局面。10月英国首相来信提出,双方可在中国建议的基础上探讨香港的永久性安排。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主权
第一节 主权的概念及其运用
一、主权的概念
二、不平等条约问题
三、主权不能谈判原则
四、殖民地问题
第二节 台湾问题、香港问题与澳门问题的形成
一、台湾问题
二、香港问题
三、澳门问题
第三节 “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提出及其宪法依据
一、“一纲四目”
二、“暂时不动、维持现状”与“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三、“一国两制”的提出
四、宪法第31条
第四节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解决
一、中英谈判
二、中葡谈判
三、联合声明的内容和效力
四、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香港回归
五、澳门基本法的起草和澳门回归
第五节 恢复行使主权的内涵
一、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二、主权恢复行使的形式表现
三、恢复行使主权的内涵

第二章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与高度自治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概念
二、马克思笔下的社会主义理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一国”下的“两制”关系
第二节 “一个国家”
一、国家统一的概念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三、宪法在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第三节 “港人治港”与“澳人治澳”
一、“港人治港”与“澳人治澳”的内涵
二、永久性居民与非永久性居民
三、港澳居民的国籍问题
四、外国居留权问题
五、港澳居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第四节 高度自治
一、自治、地方自治与高度自治的概念
二、高度自治的标志和内涵
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四、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
五、财政方面的高度自治
第五节 五十年不变
一、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二、原有法律基本不变
三、法律体系宪制基础的根本性改变

第三章 单一制与特别行政区
第一节 单一制的概念
一、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二、单一制原则在基本法的体现
三、所谓“剩余权力”问题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
一、特别行政区的概念
二、特别行政区的区域范围
三、我国历史上的特别行政区划制度
四、特别行政区制度在国家管理体制中的地位
第三节 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一、国家、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概念
二、中央在特别行政区行使权力的特点及其原则
三、中央在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
四、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维护国家安全
五、中央处理港澳事务的工作部门
第四节 特剐行政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关系
一、特别行政区与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关系
二、特别行政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三、特别行政区与台湾的关系
四、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

第四章 授权
第一节 授权的概念分析
一、为什么要研究授权
二、授权的词源
三、不同部门法上使用的授权概念
四、授权的一般原则
五、基本法里的两种授权概念
第二节 我国对特别行政区授权的意义、依据与形式
一、授权与分权
二、我国对特别行政区授权的意义
三、授权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
四、授权的形式
第三节 授权的主体、内容和方式
一、授权主体与被授权主体
二、高度自治授权的内容
三、授权的方式探讨
第四节 授权监督与变更、取消、续期
一、授权监督
二、授权的变更、取消与续期
三、授权理论的进一步运用

第五章 行政长官制
第一节 港澳回归后政治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一、政治和政治体制的概念
二、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
三、有关三权分立问题的争论
四、从总督制到行政长官制
第二节 行政长官的地位和职权
一、行政长官的地位和职权
二、行政长官领导政府
三、行政会议和行政会
第三节 立法会
一、立法会的地位和职权
二、立法会的议事规则
三、立法会议员的权利与资格丧失问题
第四节 法院管辖权的限制问题
一、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建制
二、法院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
三、法院对特别行政区内部的政治问题和政治行为无管辖权
四、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则对法院管辖权的限制
第五节 政制发展问题
一、政制发展的概念
二、政制发展启动的三个问题
三、香港的政制发展问题
四、澳门的政制发展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