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65604
  • 作      者:
    冯露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针对实践中的环境纠纷现状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本书作者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方法,综合采用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践中环保部门受理的环境纠纷状况和解决纠纷的运作进行了考察,确定了纠纷解决效果的评价标准,并对该效果进行了评估,指出现行行政解决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实证研究》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对相关部门解决环境纠纷及完善我国行政解决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冯露著,左卫民丛书主编,冯露,四川大学法学博士。左卫民,法学博士,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研究创新基地首席科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 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 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内外学界对中国环境纠纷解决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宏观上对整个环境纠纷解决体系进行大致的梳理和评析, 二是微观研究以诉讼与仲裁途径解决环境纠纷。 一直以来,环境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都未成为相关领域学者的热点关注,《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实证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四川省S县作为代表性调查对象,以其环境监察大队数年的人民来访登记簿、深度访谈记录、问卷统计结果、各类文件和对其他相关部门的调研资料等实证材料为依托,仔细分析了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实际运作及其效果,本土资源以及域外借鉴,并对环境纠纷的解决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实证研究》:
  粉尘多为无组织排放,可以用肉眼观察。故环境监察人员通常也不对粉尘污染进行监测,而是直接就肉眼观察情况判断粉尘排放量是否超标。 
  噪声分贝人耳无法准确辨识,需运用专门的噪声监测仪进行监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第54、57、58、60条的规定,部分社会噪声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归公安机关处理。但这些规定可操作性并不强:一方面,老百姓普遍不知道,仍投诉到环保部门;另一方面,公安机关没有噪声测试设备,所以实践中这部分社会噪声仍由环保部门具体处理。由于噪声纠纷多具有即时性,被诉人容易在监测时减小音量导致监测结果不准。因此,环境监察人员一般要选取一定时间段内的数个时间点进行监测,以平均值判断噪声是否超标。 
  对水污染引起的纠纷,水样检测是确定污染状况的必要条件,相应的水样监测程序也最为严格。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与研究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 学界研究现状
四、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环境监察大队受理的环境纠纷
一、 纠纷数量
二、 纠纷类型
三、 纠纷特点
第三章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运行
一、 行政解决的一般流程
二、 行政解决的具体方式
三、 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方式和策略
四、 行政解决机制的特征
五、 小结:以权力为基础的惩罚型纠纷解决机制
第四章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运行效果
一、 效果评估标准的确定——基于理论的述评
二、 对行政解决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估
三、 影响行政解决机制纠纷解决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借鉴与检讨
一、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纠纷行政解决制度
二、 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演进
三、 现行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问题
四、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完善对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