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科学管理研究》:
要有好的质量,就要遵守质量管理的四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质量要符合要求。应该让全校的老师、干部明白要求是什么。不只是院长、书记、处长知道是什么原则,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知道是什么要求,什么是优秀,什么是良好。要大家都明白这个才能保证质量。从前,我们的质量标准,领导知道应该怎么做,下面的干部不知道,老师不知道,那你就做不好。保证质量,就是要让管理人员知道是什么要求,什么叫符合要求,这是第一原则。
第二个原则,质量系统的关键在于预防。不是等事后来检验来评估,靠检验和评估来保证质量是保证不了质量的。首先应该预防,根据这个事情的程序,找出哪些东西可以预防,事先采取措施。
第三个原则,工作的标准必须是零缺陷。零缺陷就是没有缺陷,而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不是要第二次、第三次来做。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要提倡零缺陷,这是我们质量管理的核心。
第四个原则,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的。在工作里面,不符合要求的那部分工作量的花费,就是你的代价。
如果我们在全体教职员工中都树立质量第一的概念,那我们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就一定做得很好。
3.管理第一的观念
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家庭,怎么算是做好?笔者认为做到四个字就行了。对国家来说,强国富民。国家强大,老百姓富裕那就很好。强国是我们宏观条件好,富民是老百姓生活好,包括住房、收入、环境、精神上都很好。对学校来说,是强校富民。学校很强,学校品牌好,大家生活幸福。于是,师生们才会爱这个学校,愿意为这个学校奋斗,愿意为学校工作,愿意为学校作奉献。怎么做到这四个字呢?核心的问题是领导者要树立管理第一的观念,懂管理,会管理。管理实在太重要了,过去我们不太强调管理。
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决定好以后,如果因为环境和人的关系,今后发展慢了也没有太大关系,慢了但也没有走错。把发展战略搞错了,不符合环境,不符合时代,不符合国家要求,越努力,学校就办得越不好。一定要首先确定好发展战略,然后再做科学的决策,第一件做什么,第二件做什么,第三件做什么。还有用人,要用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干部,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们中国几百年来第一次出现的盛世!按照邓小平理论,国家高度重视管理,才有了今天这么现代化的环境,国家强大,老百姓也生活得很好。回想20世纪的“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后来的“文革”,都是管理出了问题,弄得几乎经济崩溃,教训深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