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901147
  • 作      者:
    曾国平,曾经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曾国平,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曾担任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副院长、院长、院党委书记。重庆市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影响重庆经济风云人物”“重庆市首届十佳读书人”“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曾担任一些区县、企业的顾问,一些公司的外部董事。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个人著作20多部,出版个人演讲光碟7部。在全国作管理、领导、励志等方面的报告多场。2003年和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分别作“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和“智商与情商”的演讲。

  曾经,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管理学硕士。曾在重庆某大型国有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现任重庆允在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热爱文学,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策划能力。著有《育子三件宝:言传、身教、环境好》《修炼阳光心态》《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等书籍。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今,创新、创造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创造。作者曾国平和曾经从“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维训练的技巧和创新的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创新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大的意义。
  企业一旦成立,就是创新的结果,也就是创新的开始。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得好,作为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比如管理创新,长期以来,都是以过程管理为重点,后来,目标管理成为重点,并且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起来管理,创新的效果非常明显。长期以来,管理者眼中看到的是产值、产量、技术、市场、机器、设备、厂房、速度、质量、效率、效益,等等,见物不见人,管理的创新在于,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通过高素质的人去提高效率效益,去提高质量,去占有市场,这样一来,管理创新到了一个新高度。
  可以说,创新是行动实践的前提,是领导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是竞争取胜的法宝,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兴衰。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要消除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最好的方法就是创新创造。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项工作,不可能没有创新,人人都曾经创新过,人人都有创新的经历,都有大大小小的创新成果。
  在中国,在当下,在未来,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怎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明、生态等各方面的大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了第一位,从而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必将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只有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才能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大势;才能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才能实现认识、把握创新规律的新飞跃,促进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特别是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后,我们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转变发展方式,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它们既是创新的战略,而且也必须靠创新来实现!我们进行的“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建设,它们既是创新的战略,而且也必须靠创新来实现!
  中国发展的未来只能靠创新!
  一次创新易,再次创新难。一时一事创新易,持续永远创新难。有的人得的是创新风险恐慌症,不敢创新;有的人得的是创新成果自满症,因为创新,取得了领导的、管理的、科技的、本职工作的成效、成绩、成果、成就,它们往往会成为阻碍再创新的藩篱。
  有的人在持续创新中不知路在何方,走到岔道上去了。经典力学鼻祖牛顿,创新了力学理论,但力的最终来源,他到上帝那里找去了!
  有的人被名誉、地位、权力遮住了双眼,不仅自己不能继续创新,反而可能阻碍了别人的创新。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就是如此。创新的风险、危机可能多多;创新的环境、氛围可能差差;创新临界、边际已见,要再突破一点都很难。创新的动力、源泉可能不
  足,但是,创新作为一条没有尽头的线,作为一个只有始点而没有终点的过程,创新需要接力赛,它与只有短暂生命的一个人、与永续生命的人类相伴而行,一代代持续下去,直到永远。
  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创新,更要在前人失败的痛苦中,甚至是血泊中吸取教训,创新不止,将创新进行到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万众创新 人人创新
一、创新内涵丰富 / 002
二、创新特点鲜明 / 011
三、创新意义重大 / 032
第二章    创新思维 思维创新
一、什么是思维 / 054
二、什么是创新思维 / 071
三、思维创新意义重大 / 084
四、思维创新的障碍 / 089
五、如何实现思维创新 / 143
第三章    创造力及其提升
一、创造力及其意义 / 244
二、怎样提升创造力 / 24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