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强小孩:挫折教育,年轻父母的教养圣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105215
  • 作      者:
    《最强小孩》栏目组编著
  • 出 版 社 :
    西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教育专家卢勤作序推荐;安全专家王大伟作序推荐!《现代教育报》《作家文摘》《语文报》《光明日报》等上百家传媒媒体人,十六位作家、教育学家联名推荐。

  ★送给年轻父母的教养圣经,让孩子懂得成长比懂成绩更重要;

  ★它是写给家长看的:每一个孩子的迷茫和困惑,都需要家长的陪伴;


展开
内容介绍

  困境,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个贯穿人生的主题,从孩子时代便已经开始,关注成长困境,才能获得幸福人生。本书通过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困境进行总结,希望能给予家长们以真诚提示。

  本书通过《*强小孩》这档国内少儿独立生存真人秀的关注,从中观察、提炼和关注*为普通的孩子内心的矛盾与成长。我们发现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成绩与家长的要求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孩子们的每个困惑又都与家长的疏忽有着必然的联系。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努力付出,打拼生活,获取社会成绩,*终失去了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的部分,孩子的爱和孩子的心。不论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家长来说,这才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强小孩》是国大传媒与宁夏卫视共同打造的一个少儿自立真人秀栏目,整个栏目平凡不平常,对孩子的要求严格不苛刻,除了创造一种困境,让孩子进行突破和面对,同时在背后的心理和家庭环节又给予很大的支持。

  《*强小孩》的核心是关于成长、关于教养、关于家庭的一本幸福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什么样的小孩是最强小孩?

  文/卢勤

  当今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何为龙,何为凤呢?如何成龙,如何成凤呢?许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而是盲目地让孩子考第一、进名校,忽视了他们心灵的成长,结果呢,有的孩子并没有成龙成凤,反而成了虫。

  有幸参加以孩子为视角的真人秀节目“最强小孩”访谈,看了其中孩子在艰苦环境中经受挫折的片段,并与其中参加体验的小孩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对“什么样的小孩是最强小孩?”这个命题有了一些思考。

  事实证明,最强小孩应该是内心强大的小孩。

  鸡蛋从外面打碎是压力,从里面打碎是成长;从外面打碎无论用什么办法,鸡蛋都只能变成食品,而从里面打碎,才能变成生命。生命的强大,需要内动力,像小鸡一样,有了“我要出来,我要长大”的动力,生命才能具有生命力。

  教育的根本责任,是启动孩子的内力,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力,才能抵御、战胜人生中面临的困难和挫折。

  “最强小孩”节目采用了“体验”的方式,去开启生命的内力,去发现孩子的潜能,去锻炼孩子的意志,于是,这些娇生惯养的小孩变强大了。从节目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五点,让小孩变强大的秘诀。

  一、最强小孩是最努力的小孩,而不是最聪明的小孩。

  当孩子们独立完成一个任务时,是表扬他们“聪明”,还是鼓励他们“努力”,结果大相径庭!区分好二者非常关键。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系研究生、中国女生孟书子近日写了一篇文章,让我十分震撼,她用自己切身的经历告诉人们:“宝贝,你真聪明,是伴随一生的魔咒!”从小,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是个才女,聪明得很!”“聪明”两个字让她无比自信,她坚信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然而,当她来到美国名牌大学读书时,她发现自己学不过

  人家,也玩不过人家,她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充满了挫败感。就在这时,两个绝顶聪明的中国女大学生,在美国名牌大学遇到同样的境遇,纷纷自杀身亡。其中一个名叫郭衡的高材生在遗书中,声嘶力竭地向活着的人哭诉:“除了中文,我觉得我没有任何优势!”同伴的死,唤起了孟书子的觉醒,在反思中,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忍受挫折的失败感。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悲剧?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孩子聪明和激励孩子努力给孩子带来的不同影响。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奖孩子聪明时,等于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实验中,“聪明”的孩子不愿意接受挑战,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错的风险。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常常束手无策,畏首畏尾,不敢进行新的挑战,害怕新的失败。相反,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强小孩”中有个泼辣的小女孩卖票的情节。一开始人们都不买她的票,她很难堪,可她一直在不停地努力,最后终于把票都卖出去了,她当时的喜悦,是刻骨铭心的,永生难忘的。而这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功,才是孩子成长中的奠基石。

  二、最强小孩是爱劳动的小孩,而不是懒惰的小孩。

  把城里娇惯的小孩放到农村这个陌生、艰苦的环境中,这些整天玩手机、玩电子游戏、无所事事的小孩,面对生存的困难,人人有了目标:找住处,找吃的,找喝的……于是他们一个个都精神起来,天黑之前找不到地方住,他们就只能露宿街头;找不到吃的,他们只能饿肚子;找不到水源,他们就要受干渴之苦……这些在城市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天天催着吃饭,逼着喝水,啥活都不干的小孩第一次把生存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们所有的神经都调动起来,看到他们,找到一点点吃的欣喜若狂的样子,让我感受到目标对当今的孩子多么缺少,渴望对孩子多么珍贵,劳动对孩子多么重要!渴望,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们当小孩时期望值低,过年渴望吃到好吃的;过节渴望得到一件新衣服。只要得到,就会大声地说:“我好幸福!”

  今天的孩子吃穿住都不想,什么东西都来得很容易,所以他们的幸福感很低,感觉干什么都没有什么意思,送他什么东西都不在乎,还要整天喊:“我很烦!”

  我们是小孩时,人人都要会干家务,洗碗、洗衣、做饭、收拾屋子,都必须会,常常是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一个小孩产生“我能行”的成就感。

  怎样让孩子把生存作为目标,而不是仅仅把升学作为目标,幸福才能来到孩子身边。哈佛大学学者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项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里疾病患病率也低。实践表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动作技能、认知能力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理能力差,工作成绩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小就应该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的手,使其终身受益。

  三、最强小孩是不怕困难的小孩,而不是逃避困难的小孩。

  被誉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说:“我的最高原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正因为拥有这样不怕困难的精神,这位科学巨人,终于在异常简陋的实验室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分别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人,都具有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今天的孩子,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尤其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孩子刚刚遇到一点困难,立刻伸手帮助解决,使孩子养成了遇到困难就伸手等待、消极。退缩的习惯。现实生活中,他们缺少自己解决困难后获得成功喜悦的经历。所以,我常常和父母们说:“替孩子等于害孩子。”那么,如何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呢?

  ……

展开
目录

Part1 出发吧,少年——最强出场 SHOW 27

Part2 孩子X 任务 = 最强小孩 39

1. 一个孩子与一代孩子 40

2. 集体淘汰是预设的题目吗? 42

3. “孤雁单飞”46

4. 不应该栽的“小跟头”49

5. 半天搭不好的帐篷 51

6. 别让“心理优势”害了自己 53 

7. 出发吧,B 组 56

8. 协作的力量 59

9. 不协调的“独行侠”64

10. 提前完成了任务! 66

11. 意外而来的火灾 68

12. 火,再次地成灾? 72

13. 继续完成任务的少年们 75

14. 兵分两路的行动 79

15. 羞涩的队长 84

16. 风波一触即发 85

17. 大咖任务 89

18. 队长病了 91

19. 细致入微的大咖武术教学 96

20. 最终比拼 99

21. 高烧的队长和暂停的任务 104

22. 康康含泪投给自己的一票 107

23. 好消息和坏消息 111

24. 是伙伴也是对手 115

25. 三个小皮匠,顶个诸葛亮! 118

26. 爱走神的小老虎 122

27. 大姐大的智慧 125

28. 团长发飙 128

Part3 特别版:知心姐姐卢勤与安全专家王大伟的问题建议(上)133

1. 孩子要有“拱”的精神 134

2. 成长的机会! 140

3. 要有所担当,但不要盲目认错 141

4. 没人监督的自律 143

5. 经历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145

6. 孩子吵架,大人别管 150

Part4 特别版:知心姐姐卢勤与安全专家王大伟的问题建议(下)155

1. 挫折并不是困难 156

2. 挫折教育该何去何从? 159

3. 野外求生大科普 163

4. 榜样的力量 165

5. 相信孩子,他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167

6. 只要愿意去经历,就会变得很强大 170

Part5 《最强小孩》父母访谈 175

Part6 导演手记  199

附:孩子独立成长计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