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中级)》:
要点一气的生成
1.人体之气的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2.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
(2)脾胃为生气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
(3)肺为生气之主: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要点二气的分类
1.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并运行于全身的极细微物质。它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之气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三者相融合而生成。人身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推动和调控着血、津液、精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一身之气分布于人体内部的不同部位,则有着各自的运动形式和功能特点,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称。
2.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元气的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有营养,在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卫气。卫气由水谷精微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要点三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它流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运动形式,因气的种类与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地来说,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
气机的升降出入,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人的清气,都必须经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而精、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流动,以濡养全身。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得以实现。
4.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出现异常变化,称为“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