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生和美》:
经历了一场大病,几乎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我,对生命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的心态和精神状态的重要性有了真切的体验与感悟。情由心生,境由心造,心态关系到人身体的健康,关系到人生活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顺,也没有绝对的逆,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人生中有来自学习、生产、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与挫折,也有天灾、人祸、疾病等。逆境中,人们必须尽力平衡自己的心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困难与挫折。遇到危机时要看到危机后面的转机,遇到压力时要看到压力后面的动力。苦难是一种历练,也是一所学校。苦乐无界,一切在心。面对逆境一定要淡定、镇定、坦然与从容,必须增强自信心,发扬自强精神,让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低谷。在战略上藐视“逆”,在战术上重视“逆”。要有恒心、有意志、有毅力同逆境抗争,全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其次,要以勤勉之心对待工作。出于有利于更好更快恢复身体健康的考虑,2006年初,我主动向组织上提出辞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转任局专职党组书记的请求。组织上从关心的角度出发,也满足了我的要求。从事党务工作十多年来,我在以下三个方面时常要求和提醒自己:一要端正思想,摆正位子,当好配角。工作中,我没有以老局长自居,从来不摆老资格,始终顾全大局,与两任局长配合默契,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创新意识,立足创先争优。坚持党务工作与职能工作虚实结合,虚功实做,以实带虚,以虚促实,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为本局在县综合目标考核中连续6年获得B类单位先进集体尽了自己的努力。三是人生短暂,时间有限,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领导岗位、工作时间和有利机会,与时间赛跑,抓紧做那些应当做、经过努力能做得到并且做得好的事情。
这些年,我还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宣讲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热心宣讲,坚持宣讲,既在本地讲,又到外地讲,讲好庆元故事,讲响中国梦想;另一方面,作为县宣讲名师工作室导师,竭力做好20多名“徒弟”的传、帮、带工作,精心培养宣讲人才,宣讲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得到了省委宣传部以及部主要领导的肯定。
再次,要以平静之心对待位子。坦诚地说,生病之前我也曾经像许多中青年领导干部一样有自己的政治追求。然而,从确诊患重病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我个人仕途进步的梦想彻底破碎了。患病后十几年,非但职务升迁已无可能,我的工作岗位还几经“下滑”:从局长转任书记,又从书记转任副书记,再到副书记、副局长。怪不得有人开我的玩笑:别人当官越当越大,你当官越当越没权、越当越小。对于这些,我不在乎。因为我自己从事组织人事工作20多年,非常了解和理解组织在人事安排上的难处与苦衷。组织要尽量关心干部,但干部也要多一些换位思考体谅组织。当组织需要我们为大局做出一些牺牲、受一些委屈的时候,我们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下来。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正确对待组织的安排,用平常心去对待职务的进退留转,不为退位而伤心,不因转位而烦恼。
何况,位子不能决定事业的成败。只要敬业精业,干净干事,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最后,要以自律之心对待自己。人生的道路是一条单行线,不可能掉头重新再来;人生的戏剧是一场“现场直播”,不可能提前“彩排”。所以,必须修身律己,谨言慎行,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正心修德、遵纪守法、知行合一,又要齐家治家、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要涵养精气神,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提升党性修养作为自己毕生的“心学”,不断增强党章、党纪、党规意识,提高党性觉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顺境如此,逆境更是如此;工作中是这样,生活上也一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既要做改革的先行者、发展的推动者、稳定的维护者、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要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践行精神文化的带领者,争做精神富有的人,传递正能量,为加快打造“寻梦菇乡、养生庆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