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向红丁: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7603427
  • 作      者:
    向红丁著
  • 出 版 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协和内分泌专家几十年糖尿病治疗经验总结
  ★适合中国人的糖尿病全面防治方案
  ★糖尿病患者都在学习“三五防糖法”
  张学良、陈立夫、梁实秋等很多人都身患糖尿病享年高寿,
  90%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能被很好地控制,都是因为用错了方法。
  糖尿病人可以让身体带病延年,甚至比正常人活得更有质量!
  很好的医院是家,很好的药材是食物,很好的康复是运动,很好的医生是自己。
  随书附赠超值赠品卡
  赠品信息:

1.每本书赠送一台血糖仪及试纸,详情见书内赠品卡。本赠品由九安医疗特别赞助,由中华糖尿病协会监督发放。(赠品卡,以微信扫码和电话领取的方式验证序列号后,由九安公司邮寄。每本书每个序列号只能领取一次,重复无效。)

2.本书同时赠送20集向红丁教授亲自主讲的大型糖尿病防治知识系列节目——“穿越糖潮”视频,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观看。

赠品详情:

  1. 九安血糖测试仪一只  价值418元
      2.九安采血笔一只
      3.九安血糖试纸10条
      4.取血针10枚
      4.code卡一枚
      5.血糖仪便携包一只
      


  


  
  实物拍照样图见以下:
  

  

展开
作者简介

  向红丁,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中央文明办及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协会主任委员,糖尿病防控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
  著名内分泌专家,健康教育科普专家。早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曾任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现任卫计委老年医学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卫计委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中国糖尿病杂志》副总编辑。在糖尿病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向红丁: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由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专业专家向红丁根据他首创的“三五防糖法”理论,结合在糖尿病防治领域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撰写而成。通过饮食调养、运动调养、病情监测、并发症防治、日常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对糖尿病的防治进行系统、通俗地讲解,并提出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实用方法。让没糖尿病前期患者远离糖尿病,让糖尿病患者战胜糖尿病。

展开
精彩书摘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有些人认为糖尿病是吃糖吃出来的。这是一个误区。虽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研究认为,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遗传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遗传的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比如1型糖尿病遗传的主要是使胰岛容易遭受病毒攻击,并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的基因;2型糖尿病则遗传的是使胰岛素分泌功能较差,容易发生肥胖,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伴胰岛素抵抗的基因。第二是后天因素,或者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怎么造成糖尿病高发的呢?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肥胖者越来越多。而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原因,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身体较为肥胖,尤其是腰、腹部。过度肥胖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脂肪含量增加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2.平均寿命延长。虽然糖尿病患者日趋年轻化,但相对来说,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因为老年人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加重。我记得一个数据,说194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7岁,那也就意味着很多人还没有得糖尿病就离开了人世。但现在活到七八十岁是多么平常的事儿,人们的平均寿命基本上翻了一倍,而平均寿命的延长也使很多糖尿病患者显现出来。
  3.医疗条件的改善。大家关心糖尿病,愿意了解糖尿病,糖尿病的检测手段也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普及,所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查不出来的。血糖很容易检测,一查血糖就清楚身体到底正常不正常。
  这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虽然我们明明知道有这三个原因,但是我们无法改变,我们不能为了不得糖尿病而降低生活水平,缩短平均寿命,恶化医疗条件。我们希望生活水平又好,活得又长,同时还享受比较好的医疗条件,而不得糖尿病。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个呢?这就要关注造成糖尿病暴发性流行的因素,即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我认为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包括以下四条。
  1.对糖尿病无知。我们看到很多人,实际上已经得了糖尿病很多年,甚至都有了并发症,却完全不知道糖尿病是怎么回事,这都是为无知而付出的代价。
  2.热量摄取过多。原来没东西可买,有东西也买不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喝什么一般均不难实现,但是吃得不健康就会使糖尿病发生、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了“吃货”一族,要不《舌尖上的中国》能那么火吗?“吃货”们常常饮食过多而不知节制,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常常是早餐不吃,午餐应付,晚餐胡吃海喝。吃得不健康加上不健康的吃法,结果导致营养过剩,从而诱发糖尿病。于是,就出现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就越多”的局面。
  3.运动太少。我看过近十几年来中国人的热量摄取得比以前多了还是少了的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中国人的热量摄取比十年前少了,那么为什么少了还会变胖,还会得糖尿病呢?我想,因为热量摄取虽然少了,但运动更少了。比如,自从有了电视,有了网络,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宅男宅女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即便出门也是坐车,谁会没事在走路上浪费时间?现代人是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坐车,当然不会骑自行车或者走路了。
  4.紧张焦虑。我们管这种情况叫作心理应激增多,老是处于紧张、焦虑、不愉快的状况,内分泌科的大夫就知道,人处于这种状况,身体里面有些激素就会分泌增多,这些激素很多都是升高血糖、升高血压的激素,所以人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容易血压高、血糖高,容易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有遗传性,我们不能选择和改变。环境因素的前三条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也无从改变。我们能做的,也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采取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模式,才能使我们远离糖尿病。
  ……

展开
目录

上篇
谈糖说病——向红丁为你解读糖尿病
第一章  什么是糖尿病/002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004
糖尿病的类型/007
“三多一少”等于糖尿病吗/010
糖尿病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013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016
第二章 向红丁“三五防糖法”,糖尿病的狙击手/021
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023
要点一:多懂一点儿/025
要点二:少吃一点儿/027
要点三:勤动一点儿/030
要点四:放松一点儿/032
要点五:药服一点儿/034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037
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048
下篇
向红丁细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运动及用药
第三章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062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宜忌/064
常见中药最降糖/117
糖尿病患者该怎样吃盐/24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能吃糖/125
怎样满足糖尿病患者吃甜味食品的需求/126
第四章  糖尿病患者怎么运动/128
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130
糖尿病患者具体怎样运动比较适宜/132
什么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不宜进行体育锻炼/134
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136
家务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吗/138
糖尿病儿童应该怎样参加体育锻炼/139
老年糖尿病患者参加体育锻炼时的注意事项/140
第五章   糖尿病病人怎么用药/142
口服降糖药的6大品类/142
加倍吃药不如联合用药/146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糖药/149
血糖控制良好了能不能停用口服降糖药/151
胰岛素是降服“糖魔”的最佳武器/154
关于胰岛素的认识误区/156
怎样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品种/159
简单四步打胰岛素/162
如何应对胰岛素的不良反应/164
糖尿病的新型治疗方案——无针注射/167
第六章  糖尿病急性与慢性并发症的防与治/174
急性并发症  /174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177
糖尿病低血糖症/180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183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185
糖尿病神经病变/191
糖尿病消化系统病变  /194
糖尿病与骨及关节病变/196
糖尿病与皮肤病变/198
糖尿病口腔病变/200
糖尿病并发脂肪肝/202
第七章  改变习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204
糖尿病认识误区/204
糖尿病患者出差或旅游六大注意/208
减肥大计——给糖尿病患者减肥支招/211
糖尿病患者能否参加正常的工作/214
天气变化了,糖尿病也会有变化/216
糖尿病患者手术和外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219
绝对不能抽烟,抽烟就是找死/222
糖尿病患者能否享有与非糖尿病者同等的寿命/224
规律生活,让你得享天年/22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