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健康的饮食习惯要从儿时培养
不少家长认为老一代受过苦、挨过饿,所以不能亏了孩子。由于怕孩子“吃不好”,就在饮食上纵容孩子,什么食物包装漂亮、价格贵,广告里介绍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造成的饮食误区和不良饮食习惯比比皆是。许多农民兄弟由于缺乏营养常识,忽略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健康传统,卖了鸡蛋去买糖果和饮料给孩子吃。剖析当前的饮食误区,不难发现从小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一、保证孩子健康饮食的“六不”原则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辩证地阐述了孩子日常饮食原则,是保证健康的关键。“食饮有节”就是饮食要有节制,遵照“食饮有节”的古训,针对儿童饮食失当带来的健康问题,归纳了儿童健康饮食的“六不原则”。
1.不饱食、不贪食,食宜细缓
孩子过量饱食,摄入过多肉食和高糖、高脂肪食物,不仅影响智力发育,还导致血脂异常、血管过早老化。“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再好的食物,过量食用都会导致背离初衷的后果。“饱生众疾”,孩子过量饱食会造成细胞膜增厚,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敏感性降低,免疫功能下降。民谚道晚餐“少吃一口,舒服一宿”。
咀嚼食物是消化吸收的重要环节,“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成人唾液腺每天分泌约1~2升,中医称之为“津液”的唾液中含球蛋白、黏蛋白、氨基酸、溶菌酶、淀粉酶、生长激素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唾液能帮助消化、抗菌、抗衰老、消炎,其所含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进餐时细嚼慢咽,唾液将食物充分浸泡、拌匀后咽下,可有效预防胃肠道疾病。
2.不挑食不偏食,食物来源多样化
中国传统膳食强调“食不厌杂”的原则,古代先贤告诫我们:“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从人类进化史看,生物来源丰富的食物才能保证膳食平衡。
季节不同,孩子饮食也要有所变化。夏天应选择食性平凉的食物,冬季则相反。配餐的季节时令原则是个总体的概念,虽然是冬天,但一周食谱均搭配热性食物,对孩子的健康也不利。较好的做法是适当调整早、中、晚餐或一周的食谱安排,使食物的属性趋于平衡,这样也符合食物多样性的原则。小儿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决定的,因此根据体质进行饮食调养,“辨证用膳”才科学合理。
3.切忌“口重”的坏习惯
“口味重”会使食盐摄入过量,要预防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从儿童时期就应养成“口轻”习惯。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每天摄取食盐不要超过5克;我国食盐推荐量为每日6克,根据我们对北京市居民膳食调查的结果,平均在10克左右。对食盐的味觉感受是潜移默化养成的,“口重”的习惯可以改变,要教育孩子弃咸求淡,从小养成“口轻”的习惯。
4.不要嗜甜食过量
嗜甜食过度,造成“纯热能食物”白糖大量摄入,既抑制食欲、影响正常进餐,又干扰钙的吸收,还会诱生孩子龋齿发生。英国医生认为“糖会使人变得孤僻与放肆,以糖果形式出现的糖是健康的大敌”;明代中医药大师李时珍也发出了过量食糖“徒取其适口”而“阴受其害”的警告。
有些孩子饿了就用糖果、甜品与饮料充饥,空腹吃糖会诱发蛋白质聚糖作用发生。空腹吃白糖还会刺激结肠上皮细胞,诱发肠道疾病。糖在肠道内异常发酵会造成胀气,并且为有害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口腔中的细菌还可将淀粉与糖类转化为乳酸,腐蚀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从而出现龋齿。大量摄入白糖还可能使胰腺功能失调,出现“胰岛素抵抗”。此外,体内过剩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吃糖多的孩子面部容易长粉刺和青春痘。
专家提示
很多糖分都隐藏在加工食品中,尤其是休闲小食品。
5.不要迷恋营养偏颇的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与快餐食品因追求口感,而忽视营养需求。伴随食品工业的发展,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不是百分之百,不合理使用就会危害健康。
人们一般认为带“奶”字的食品与饮料都含鲜奶,有“果”字的食品就含鲜水果成分。所以“洋快餐”的“草莓奶昔”颇受追捧。但英国《卫报》揭露:洋快餐店的所谓“草莓奶昔”既不含草莓,也没有鲜奶。中国农大食品学院范志红也指出,中国洋快餐店卖的草莓奶昔也是如此。化学配料有如下4类:
一是香精:要用40多种化合物精妙调配出草莓味,如茴香脑、麦芽醇等;
二是色素:为了获得草莓的颜色,加入化学合成红色素;
三是稳定剂和增稠剂:为了口感爽滑细腻,加入瓜尔豆胶、卡拉胶和磷酸盐等;
四是甜味剂:为了配出凉爽的甜味加入果葡糖浆等;
所谓“草莓奶昔”,竟然是用50多种化学原料调配出来的。
温馨提示
应尽量让孩子食用天然食物,远离加工食品。警惕烧烤、油炸食品(特别是炸薯条和炸薯片),尤其要远离人造黄油这类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6.不要让孩子滥用保健品
当前,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吃些能增强食欲、益智健脑的保健品。殊不知某些补品中常含类似激素的成分,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人的成熟跟寿命长短有关,成熟得越快生命越短。盲目服用营养品与保健品,完全违背中医养生理论,造成男孩子脑垂体后叶脂肪化,导致垂体功能减退,不能有效释放男性激素,出现睾丸缩小、阴茎发育不正常。女性娃娃乳房过早发育,出现性早熟。因此,保持均衡饮食,远离保健品,是保证孩子正常发育的重要举措。
每天靠吃药片补充维生素没有必要:《内科学年鉴》发表了题为《服用维生素片对健康无益》的文章,文章认为,要彻底打破对维生素的盲目崇拜,服用维生素几乎无一例外都在浪费金钱。如果能够保持平衡的膳食,并且每日在阳光下晒30分钟,就能获取充足的维生素。每天靠吃药片补充维生素,摄入过量维生素后机体无法吸收,最终通过尿液排出,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应当注意孩子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单纯依靠服用营养素来保持健康是根本做不到的。
专家提示
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不仅能获得安全剂量的番茄红素、大豆异黄酮、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还能保证膳食纤维、钾、镁、钙及各种维生素的供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