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我的书架
0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全部
畅想之星
馆藏精品
京东
超星
出版时间 :
搜索
生物数学简史
¥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ISBN:
9787504668295
作 者:
赵斌著
出 版 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加入书架
畅销推荐
经济数学(2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第3版)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4
有向几何学——平面点集重心线有向度量理论与应用(上)
科学出版社
2024
非线性系统故障可诊断性评价与诊断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
n.e.norlund定理(精)/现代数学中的著名定理纵横谈丛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4
diophantine方程理论中的pell方程(精)/现代数学中的著名定理纵横谈丛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4
思维的定律布尔代数及其应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24
高等数学军事应用案例(第2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4
平面几何证明方法全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4
高等数学(财经类下)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4
数学(9全zj)/学霸题中题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2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生物数学简史》综合研究了生物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生物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以生物数学的起源与形成为主线,通过透析生物数学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窥觅到了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环环相扣的有机的统一体。
展开
作者简介
赵斌博士(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数学”方向研究生导师。2006年8月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工作,2011—2012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从事“生物数学”方向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共承担了《生物数学》(研究生选修课)《生物数学欣赏》《生物数学优化方法》(公共选修课)等共18门不同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YB0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Z109021119)等的研究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生物数学简史》首先对生物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梳理;然后把握生物数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关节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种群动态数学模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为突破口,并详细介绍了这类生物数学模型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十五种形态;详尽分析了生物数学四大分支的起源与形成过程;选择了生物数学史上的五位代表人物进行个案分析;细致探析了生物数学的社会化过程;给出了生物数学未来发展方向的三点展望;叙述了中国生物数学的开拓过程。
全书重点突出,脉络分明,并注意引用生动的史实和丰富的图表,因而适合于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对生物数学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与生物数学相关工作的教师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生物数学史——现代社会文明史的重要篇章
1.1历史背景与意义
1.2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什么是生物数学——历史的理解
第二章种群动态数学模型的起源与发展
2.1沈括的种群模型
2.2斐波那契的种群动态数学模型
2.3徐光启的人口增长模型
2.4格朗特的生命表模型
2.5欧拉的人口几何增长动态数学模型
2.6传染病动态数学模型
2.7马尔萨斯模型
2.8逻辑斯蒂克(Logistic)模型
2.9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
2.10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的扩展模型
2.11单种群扩散动态数学模型
2.12多种群扩散动态数学模型
2.13复合种群动态数学模型
2.14郝林种群动态数学模型
2.15混沌种群动态数学模型
2.16小结
第三章生物统计学的起源与发展
3.1拉普拉斯与生物统计学
3.2凯特勒特与生物统计学
3.3孟德尔与生物统计学
3.4高尔顿与生物统计学
3.5卡尔·皮尔逊与生物统计学
3.6戈塞特与生物统计学
3.7费希尔与生物统计学
3.8奈曼-伊亘·皮尔逊假设检验理论
3.9生物统计学常用术语与指标的产生
3.10元分析生物统计方法
第四章数量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
4.1孟德尔与数量遗传学
4.2哈代-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
4.3摩尔根与数量遗传学
4.4数量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4.5沃森-克里克脱氧核糖核酸右手双螺旋结构
4.6木村兹生与数量遗传学
4.7拓扑数量遗传学
第五章数学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5.1奥德姆与数学生态学
5.2迈克·阿瑟与数学生态学
5.3罗伯特·梅与数学生态学
5.4数学生态学中的牛顿定律
5.5数学生态学中的模糊数学
第六章生物信息学的起源与发展
6.1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
6.2生物网络数学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6.3生物信息学中的主要数学方法
第七章五位重要人物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1孟德尔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2沃尔泰拉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3高尔顿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4费希尔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5拉谢夫斯基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第八章生物数学的社会化及发展方向展望
8.1生物数学的社会化
8.2生物数学的发展方向展望
第九章中国生物数学的开拓
9.1生物数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9.2中国生物数学教育的兴办
9.3生物数学社团的产生
9.4生物数学专门期刊的创办
9.5生物数学专著的出版及重要记载
9.6生物数学学术会议频繁开展
9.7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继续借书
去结算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
3
)
发表书评
取消
发表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省本级
嘉兴市
湖州市
金华市
丽水市
台州市
舟山市
衢州市
温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绍兴市
浙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登录
没有读者证?
在线办证
新手上路
快速入门
购物指南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
配送方式
快递送货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特色服务
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