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499707
  • 作      者:
    李轶,王慧,徐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共九章,其中第一章为第一部分,在媒介融合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传播领域媒介融合趋势到来的势头,并对媒介融合理念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到第四章为第二部分,在阐述新闻的本质和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介质的发展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第五章至第八章为第三部分,研究的是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与业务活动,其中特别强调了融媒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的变化,如传受一体化等。第九章为第四部分,从新闻信息的再认识、新闻价值挖掘和新闻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三个角度着重对融媒趋势下新闻传播的变革进行了研究。在撰写的过程中,《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尽量吸收了国内外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新成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引导读者了解新闻传播发展的新动态。同时,新闻传播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系统总结了新闻传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形势下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
  第三节新闻的本质与特征一、新闻的本质(一)新闻的本源和核心是事实新闻是当前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任何新闻都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客观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核心,但事实是客观的,它不会自动转化为新闻,只有经过人的发现、传播,才能到达公众中间,成为新闻。“环境、政策、采集者的认识能力和采访作风、采集者的主观倾向、采集者的表述水平等因素都会制约采集者,使得采集后的‘事实,已非原始事实,此时的’事实‘便被称为’新闻事实‘。此时的真实、客观或者接近事实的本质,或者远离甚至背离事实的本质,但都被称之为’新闻真实‘。”
  “事实”有具象和抽象之分,可以表达多种含义,而“新闻”的定义要求新闻中的事实必须是具象的。在不同语境中,事实有不同的概念和功能,含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力求做到事实的运用、展示准确,语言准确;少用虚词,多用实词;力戒采集者的主观评议,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有时要描写细节”。此外,要注意通过新闻语言的“镜头化”,使得新闻具有现场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的“社会意识形式”就是意识形态观点,指人们对于世界和社会所持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观点。
  (三)新闻必须是公开的事实信息
  客观事实是一种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只有经过人的大脑感知、认识、反映、综合、加工并传播后,事实信息才被称为新闻。新闻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人们共同关注的必需品,它总能满足人们基本的或是附加的资讯需求。所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从本质上看,全是这样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公共资讯实体。新闻是人们对世界认识和陈述的方式,必须借助工具传播,向人们公开告知、让大家充分分享。
  (四)新闻必须借助工具进行传播
  新闻必须借助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这类工具传播。有人认为,大众感兴趣并且在大众中流动开来的信息是新闻。这种看法混淆了新闻信息和新闻价值、传播功能的概念,把新闻价值和传播功能当成了新闻信息。一般信息流动和新闻流动的渠道和方式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第一,以报纸为例,有国内公开发行、内部发行之分,有的还要注明“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第二,有的信息登载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上,有的登载在党政机关的《信息》或《工作简报》上,有的以内参形式分级别上传或下递。
  第三,有的信息被冠以“秘”级。
  第四,有的信息先党内、再党外,先高层、再中层、三基层传达。
  第五,有的信息层层传达以致广大群众人人皆知了,公开发行的报纸却不刊登。
  上述信息有的不具备新闻价值和传播功能,因而没在公开的媒体上发布;有的极具新闻价值和传播功能却受党的新闻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新闻制度、新闻纪律的制约,不能在公开的媒体上发布;有的极具新闻价值和传播功能,却由于某种需要被划定了传播范围,不能在公开的媒体上发布……因此,上述五种信息不能称之为新闻。
  综上所述,新闻本质上是人们对世界认识和陈述的方式,它和客观生活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二、新闻的特征
  新闻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来说,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真实性
  新闻是事实信息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因此,新闻与事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希望通过新闻掌握社会新近变动的真实状况,这就使得新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与文学创作相比,新闻不可以虚构、渲染、夸张、添枝加叶,抒发个人的思想情感,它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和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本身一致,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通过新闻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闻传播领域的媒介融合趋势
第一节 媒介融合的内涵分析
第二节 媒介融合趋势的到来
第三节 媒介融合理念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第二章 新闻的本质
第一节 新闻的内涵与起源
第二节 新闻事实与新闻信息
第三节 新闻的本质与特征
第四节 新闻的类型与价值

第三章 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传播的内涵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模式与原则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第四节 新闻传播的过程

第四章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的介质
第一节 纸质媒介
第二节 电子媒介
第三节 新媒体

第五章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的类型和角色
第二节 融媒时代新闻受众的理论与心理分析
第三节 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受众定位

第六章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者
第一节 新闻传播者的素质要求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传受一体化
第三节 新形势下新闻传播者职业道德的失范及其对策

第七章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的业务分析
第一节 新闻采访
第二节 新闻写作
第三节 新闻编辑
第四节 新闻评论

第八章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舆论的控制
第一节 新闻传播与舆论的关系
第二节 新闻舆论与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
第三节 融媒时代新闻传播舆论的调控与监督

第九章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的新发展
第一节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信息的再认识
第二节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价值的挖掘
第三节 媒介互动层面下新闻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