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肾系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54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0.00     定价 ¥ 3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423310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庞国明,二级主任医师,硕导,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兼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泌诊疗中心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三届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首任主任委员、民间验方主任委员、糖尿病分会四届副主任委员、中医体质分会五届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50余部,获科研成果奖16项,专利11项。近四年来,连续四届获全中国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擂台赛金奖,创建的纯中药法疗2型糖尿病品牌专科享誉海内外,诊治的糖友覆盖中国所有省份及美国、新加坡等12个国家,先后应邀日本、韩国等国内外进行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肾系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54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是搜集古今文献中肾系疾病的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编撰而成。
  《肾系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54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分为“概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概论部分从肾系疾病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历程、常用方法、作用机制、提高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临床应用部分则从处方、用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出处等方面对肾系疾病的外治方法做了具体介绍,同时设“综合评按”对每一种病的外治法进行了总结。
  《肾系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54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内容贴合临床实践,对从事中医肾系疾病诊疗的临床医生、学生、教师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肾系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54法/当代中医外治临床丛书》:
  3.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是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填敷脐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即利用肚脐敏感度高,渗透力强,渗透快,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的解剖特点,以及神阙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的生理特点,使药力迅速渗透。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盐纳脐中灸之,以治疗霍乱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用东壁土敷脐,或用苍耳子烧灰敷脐,或用露蜂房烧灰敷脐,以治脐疮流水不止的方法。清代更有所发展,如吴师机《理瀹骈文》中用本疗法治病的方药就有数百种之多。
  4.中药灌肠疗法
  中药灌肠疗法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或点滴人大肠,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唐代以后各代医家沿用和发展了这一给药方法,但主要仍适用于便秘患者的润肠通便。而在近代已出现了用中药灌肠治疗大便不通、肠道寄生虫病、溃疡病、肛门局部病证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疗法的应用日趋广泛。它不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数百种常见病证的治疗,更因其给药方法不受患者吞咽功能和上消化道的影响,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成为一种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手段。特别是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使尿毒素通过肠道而增加排泄,在肾病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发挥了中医保守治疗尿毒症的优势及特色。
  5.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气熏蒸患处,待温后以药液淋洗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药液的淋洗又能使疮口洁净,祛除毒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疗法起源甚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载有熏洗方8首。张仲景《金匮要略》日:“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渍之”“淋洗”的论述。清代吴师机将熏洗分为熏法、蒸法、淋法、坐浴和汤熨等法。本疗法主要是通过温热药液熏蒸洗浴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有别于熏蒸疗法单纯以药液的热蒸气熏蒸治疗疾病。
  6.吹鼻疗法
  吹鼻疗法是将药物研为细末,以小竹管或小纸管、喷药器把药粉吹入鼻内,经鼻黏膜吸收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起源较早。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即载有吹鼻治猝死。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已有吹鼻和吹鼻取嚏之分。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陆以湉《万病验方大全》等均收录了许多颇有疗效的吹鼻验方,至今仍为医家广泛应用。本法能将药末送到鼻腔较深部位,并使药末分布于大片鼻腔黏膜上,一方面促使药物经黏膜吸收;另一方面通过吹药动作和药末的刺激,可使患者打嚏,借以宣通肺气,开窍醒神。
  7.沐浴疗法
  沐浴疗法是将身体浸泡在水中或药液中洗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已流传数千年。肾脏疾病常属于中医学“关格”“水肿”“癃闭”“虚劳”等范畴,肾炎、肾功能不全的中医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以脾肾亏虚为主,邪实以湿浊、水气、血瘀多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引治诸肿第一法“开鬼门”的17种药物中,有7种药物是外用熏洗的,表明外用熏洗疗法不仅可以发汗,与此同时还可达到解肌祛邪之目的,使水肿因势利导从汗而泄。现有人认为在肾功能衰竭时,可通过洗浴等方法,促进水、代谢产物等随汗液从皮肤排出,从而提出了“皮肤透析”这一概念。中药热水药浴,可利用药物、水的温和沐浴以清洗皮肤,分泌汗液,冲刷汗孑L,促使汗腺充分发挥其排泄功能,使体内多余水分及因肾功能衰竭而蓄积的代谢废物增加排泄,水肿及血中毒素随汗泄而降低,从而缓解肾脏疾病的临床证候。皮肤瘙痒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见症状,虽经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及用血液透析和滤过,瘙痒症状仍难缓解。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肾脏病外治法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肾脏病常用外治法
第三节 肾脏病外治法的作用机制与意义
第四节 提高外治法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肾脏病外治法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 临床应用
肾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 尿血
第二节 尿频
第三节 少尿或无尿
第四节 腰痛
第五节 尿路刺激征
常见肾脏疾病
第六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七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八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九节 肾病综合征
第十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
第十一节 IgA肾病
第十二节 急性肾盂肾炎
第十三节 慢性肾盂肾炎
第十四节 肾性尿崩
第十五节 肾性糖尿
第十六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第十七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第十八节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
第十九节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
第二十节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第二十一节 肝肾综合征
第二十二节 高血压性肾损害
第二十三节 糖尿病肾脏疾病
第二十四节 尿酸性肾病
第二十五节 多囊肾
第二十六节 肾结石
第二十七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二十八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