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治学当问出处:学术组织中的教育思想生成
0.00     定价 ¥ 7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2036503
  • 作      者:
    刘猛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学问皆有出处。学人结社利于增进共同体成员的思想交流及学术创新。20世纪20年代以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世纪之交前后十年间以杨金土为核心的“上海职教论坛”,是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生产型的学术组织之典型。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提出,明显受到中华职教社组织核心成员张謇、蔡元培、梁启超及受该社资助而访华讲学的美国教育家杜威等人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上海职教论坛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理论概括与科学说明,则与该组织的其他核心成员如孟广平、严雪怡、黄克孝等人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这些思想与学术贡献为我国不同时期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而重要的智力支持,足以为当今广大的教育治学者提供示范。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猛,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已出版学术专著《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职教话语的社会意蕴》等,文学杂集《教育之内与教育之外》。曾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理论创新二等奖。喜好文学评论,曾荣登《文学自由谈》封面人物。近年主要兴趣点集中在教育学术组织研究及中国中小学校长基础阅读书目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杨金土等组织的“上海职教论坛”两大职业教育思想生产型的学术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文献梳理,对这两大学术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研究了张謇、蔡元培、梁启超及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及孟广平、严雪怡、黄克孝等的职教思想与实践,也通过个人的访谈,作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有机组织,形成了一部有一定水准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视角新颖、方法独到、文字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
目录
引言 给职业教育思想者的学术贡献做一个社会学脚注1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一章 接着讲与对着讲:基于群体属性的教育思想生成方式2
一、介乎总体言说与个体言说之间
二、在科学诉求的背后有着文化自觉
三、要么“接着讲”,要么“对着讲”

第二部分 应用研究(上)“中华职业教育社”之研究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黄炎培思想的激发者都有谁?
第二章 为《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加注释
一、从思想随笔到学术论文:我想为黄炎培职教名文加注释
二、寻绎黄炎培的思想之源:从中华职教社发起人中找线索
第三章 张謇对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艰苦自立,忠实不欺”:张謇的主要人生轨迹
(一)冒籍张育才
(二)下海状元郎
(三)师范创立者
(四)立宪咨议长
(五)失败大英雄
二、“相当自觉的人格认同”:张謇与黄炎培之间的深厚情谊
(一)领导江苏教育会的黄金搭档
(二)发起中华职教社的重要同盟
(三)介入立宪大时代的志业擎友
三、“父教育而母实业”:张謇对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思想方式的影响:看待问题的格局与眼光
(二)话语方式的演变:使用语汇的承继与转化
第四章 蔡元培对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行为人师,学为世范”:蔡元培教育人生的数字化写真
(一)四年伴读学大进
(二)两校创办名爱国
(三)五育并举当总长
(四)七次校长辞北大
(五)一心治学掌中研
二、“道义之交,只此已足”:蔡元培在黄炎培人生与事业中的角色
(一)上海南洋公学的启蒙导师
(二)加入中国同盟会的介绍之人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有力后盾
三、“有所不为,无所不容”:蔡元培对黄炎培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身教示范:“政潮外边,通力合作”
(二)言教鼓动:“普教像地基,职教像房屋”
第五章 梁启超对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梁启超的教育人生
(一)早年母教立其诚
(二)青年师教识时务
(三)壮年从教重趣味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梁启超与黄炎培的交往考索
(一)同列美专校董会
(二)结伴任公湘鄂行
(三)终对任公出绝联
三、“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对黄炎培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办职校者之“敬业”:从“智其农工商”到“须农工商之智”
(二)倡职教者之“乐业”:从“领略出趣味”到“拥有最高热诚”
第六章 杜威对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最伟大的美国哲学家”:杜威用哲学书写精彩的教育人生
……
第三部分 应用研究(下)“上海职教论坛”之研究高职教育基本特征的探索:“两地三人行”为何能玩转十年?
第四部分 未来展望
第五部分 附录
后记 我的研学历程就是最终做了自己当初所反对的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