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从来不卑微
他的噩梦是从三岁那年开始的。
那天,母亲终于从亲友们“贵人行迟”的安慰声中省悟过来。抱着浑身瘫软的他坐上火车直奔省城的儿科医院。大夫无情的诊断结果打碎了母亲最后一丝希望:“重度脑瘫,像这种情况目前尚无康复的前例。”母亲抱着他,哭了个天昏地暗。
丈夫说:“把他送福利院吧,我们再生一个。”她不依,为此丈夫和她翻了脸,一纸离婚证,从此与她成了陌路。
为了照顾他的生活,并有足够时间带他看病,母亲辞去了工作,带他了福利院。好心的院长在福利院后勤部给她安排了一份洗衣做饭的工作,让她得以边工作边照顾他。
八岁那年,他终于站了起来,但他的四肢并不听从大脑的指挥:他的十指痉挛地扭曲着不能并拢,腿也笨拙得迈不出直线,用“张牙舞爪”来形容他走路的样子,倒真有些生动形象……虽然走路的样子不雅观,算能独自站立行走了,母亲多少感到一丝欣慰。只是,他的情况太特殊,尽管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却没有一家学校愿意接收。
母亲找来别的小孩子用过的小学课本,用有限的文化教他学和汉字。他歪着脑袋口齿不清地叫她:“老——师——”她看着他明亮的眼眸,笑成了一朵花,转过身,却飞速地用手背擦去眼角溢出来的泪花。
八岁那年,县残联推荐他和另外几位重度残疾人参加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到校报到的那天,一位老师正在电脑上熟练地面设计的软件。接触电脑的他,一下子被电脑中变幻莫测又精美异常的图案迷住了。
他决心攻下软件知识,便报名参加了电脑初级班的学室里,辅导他的老师甚至有些不忍心看他,因为他的双手严重扭曲,在电脑上每敲打一个字,全身都要跟着一起使劲。尝试了多次,他依然不能像常人一样将十指准确地放在键盘上完成肓打的训练,他只好用两个大拇指轮流击打键盘,艰难地完成打字训练。
电脑班结业后,他开始想办法用有限的电脑知识找工作,但是,面对他这样一个路都走不稳,手指也不灵活的重残者,没有单位敢接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唇上已长出细密的“绒毛”,却仍然需要头发已变得花白的母亲在福利院给人洗衣做饭赚到的几百元工资才得以生存,他恨自己没用,拖累了母亲。
他想死,母亲说:“我现在除了你,什么也没有了,你要是死了,我也不想活了。”他拉着母亲的手,号啕大哭。
哭过后,他作出了一个决定:“既然没人要咱,咱就自个儿给自个儿打工。”
母亲吓了一跳,摸了摸他的头,不是发烧了吧?
他忍着泪,拼命调整好不听话的表情肌,给了母亲一个微笑……
捧起一位好心人送的《Photoshes教材》,他在别人淘汰下来的电脑上一点点地摸索。
P2-3
展开
的学习时间里去做有用的
阅读,一直是我们在努力
思考的问题。本书文学性
和功用性兼顾,出版很有
价值。
——青年作家 一路开花
阅读是语文的根本,尤
其是现代文的阅读。因为
阅读不是单纯的文字翻阅
,还包括了写作修养的构
建,独立的思索。
——《语文报》首席编
辑 王海燕
就成长而言,书本一定
是最好的朋友。父母唠叨
千句,不如读书一本。选
择适合他们的读本,就是
给他们选择最好的良师益
友。
——《中国中学生报》
主编 宋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