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着思想方法的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何满子(1919-2009)浙江富阳人。新中国成立前曾任记者、编辑、总编。共和国成立后曾在大学中文系任教,其后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做编辑,1985年评为编审。先后从事文学理论、中国古典小说、民俗学等学术研究。
1958年秋被遣送至西北地区及浙江农村劳动,直至1979年底“落实政策”返回上海原单位,恢复正常工作和学术研究。2002年,他将七十年代以来二十年所写的文学理论文章,结集出版《何满子学术论文集》(上、中、下三卷本),有些专题已出单行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第1本杂文集《画虎十年》,九十年代起,在身体尚健时,每年可结集出版一册,共二十余册。如《如果我是我》《绿色呐喊》《读鲁迅书》《鸠栖集》等,颇受读者关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