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确认了这种文学思潮的存在,并且将京派作为这一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主要代表之一。然而,对于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内部差异究竟如何?京派在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艺思潮中到底占据着什么的地位,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仍然缺乏具体而清晰的阐释,相关研究尚有未尽之处。
古典主义不是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作为一个文学史概念,它原发于欧洲。在欧洲文学史上,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实际上包含两种道路指向:一种即所谓新古典主义,这一艺术思潮盛行于17世纪的法国,并传遍整个拉丁世界,同时影响了英国、德国等地区;另一种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并不像新古典主义那样显豁一时,也没有获得一个不同的、易于辨识的能指,但是它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亚于新古典主义。这种古典主义的道路起于文艺复兴,盛于德国古典美学时期,他们的艺术理想是模仿、再现古希腊文艺的光彩,继承并发扬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精神与风格;他们绝非墨守古希腊的一切成规,但“古希腊”可谓其艺术创作及研究的灵感之源与不竭动力。新古典主义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指向,古希腊不是他们效仿的典范,他们的典范甚至也不是某种古典艺术类型,而是理性与规律,是对时代政治的一种调适与回应,他们借此确立新的艺术标准,他们自身就是“古典”。
古希腊的古典主义与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哪里?历来对后者的研究与界定远多于前者,因为后者是一个确定存在的思潮,而前者则要模糊一些,好比一条河流,新古典主义是浮在上面明处的水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