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初级卫生保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8020
  • 作      者:
    周业勤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题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报告。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题为《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的世界卫生报告,号召全体成员国重振初级卫生保健战略。《初级卫生保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研究》以重振初级卫生保健为宗旨,反思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运动的曲折历史,整合了生态学健康观、社区发展理论、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建构了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当前面临的困境、治理化改革的实践路径和具体方法做出阐述。
  《初级卫生保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研究》适合于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领域、社区建设领域、社区社会工作领域辛勤耕耘的研究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现如今,生物医学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几乎成了医学的代名词,其他医学均被贴上非科学的标签而成为旁门左道。然而,随着生物医学保健体系在全球确立起自己的霸主地位,它自身的缺陷也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世界卫生组织,2008)中把生物医学保健体系的缺陷归纳为:①颠倒的保健。对卫生保健需求较少的富人却得到最多的保健服务;反之,那些存在健康问题最多的穷人却只能获得最少的保健服务。②致贫的保健。高昂的保健费用致使接受保健服务的中下层人沦为贫困人口。③支离破碎的保健。过度的专业化分工使得卫生服务提供者只关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而不愿意或无能力采取整体分析疗法,致使患者获得的保健服务像是一个杂碎拼盘,毫无整体性、连续性可言。④不安全的保健。本身有缺陷的卫生系统设计,再加上卫生保健人员个体的、乃至卫生保健组织的逐利行为,致使卫生保健服务成为破坏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过错、医疗事故、过度医疗等都成为隐藏在保健服务过程中的健康杀手。⑤被误导的保健。资源配置集中于高额的治疗服务领域,却忽视了初级预防及健康教育有可能预防高达70%的疾病负担。此外,还有世界卫生组织难以自揭的两个毒疮:一是生物医学保健体系趋于失控。它一方面利用自身占有保健知识的优势地位,不断地强化社会大众对卫生保健系统的依赖,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不断医学化,从而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谋取越来越多的行业利益,以至于被称为“养不起”的医学;另一方面,又利用社会大众的健康对政府施加影响以削弱政府对自己的控制。生物医学保健体系不遗余力地把所谓的“自律性”逐步演变为制度性的自治,从而逐步减少来自系统外部的约束力。前世界卫生组织干事长马勒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经用魔法师的徒弟来比喻保健技术的发展将摆脱社会的控制(Mahler,1978),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勒博士的远见。二是生物医学保健体系趋于一意孤行。现代生物医学保健体系的基础是,坚信通过生物医学的技术手段能够征服乃至消灭疾病,从而改善社会的健康水平。百余年来,尽管有众多的理论和实践证明这个体系虽然在个体层面和控制疾病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社会整体层面,对于改善整个社会健康水平而言并非最佳,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例如,现代医学不是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而是把死亡神秘化、让人们更加害怕死亡。在此基础上用技术手段追求生命的延续而不是生命的质量,这种做法在个体层次上可以得到相当多的人的拥护,但从社会层次上却无益于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的改善。把大量的卫生资源投入到延长寿命的技术领域而不是用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是卫生服务不平等的重要源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失落的初级卫生保健战略
第一节 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的起源与背景
一、初级卫生保健战略起源
二、《阿拉木图宣言》的背景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及其革命性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思想内涵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革命性特征
第三节 初级卫生保健的失落及其主要原因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失落
二、综合性初级卫生保健失落的原因

第二章 重振初级卫生保健战略
第一节 重振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的动因
一、选择性初级卫生保健的严重局限
二、少数国家坚持综合性初级卫生保健获得成功
三、生物医学保健体系的当代危机
四、健康问题的非生物学因素日益凸显
五、健康价值的上升
第二节 振兴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的新举措
一、全民保险改革
二、服务提供的改革
三、公共政策的改革
四、领导力的改革
第三节 重振策略之不足及其补充建议
一、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的不足
二、重振策略之补充建议

第三章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理论概念
第一节 理论的视界标定功能及健康服务的理论视野
一、理论的视界标定功能
二、健康服务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 社区与社区发展
一、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社区概念”
二、社会学领域的“社区”概念
三、社区发展
四、社区发展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生态学健康观
一、生态学的核心思想
二、生态学视角下的健康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服务
一、社区卫生服务
二、全科医疗服务

第四章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道路之反思
第一节 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二、面向工农
三、中西医结合
四、预防为主
五、卫生工作和生产相结合
六、培养当地卫生人力资源
七、群众卫生运动
第二节 选择性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一、政府责任弱化和虚置
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化
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化
四、社区卫生服务碎片化
第三节 我国当代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根本问题
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定位的政策性偏差
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化的危害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工作领域
重振初级卫生保健理论研究
二、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三、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社区组织能力

第五章 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整合机制
一、社区卫生行动的行政整合机制
二、社区行政整合机制的解体
三、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有效的社区整合机制
第二节 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基础
一、治理
二、协同治理
三、治理结构生成原则
第三节 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一、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二、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和范围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角色
第四节 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与治疗型社区卫生服务
二、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卫生团队服务
三、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型社区卫生服务
四、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
五、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建设
第五节 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价值
一、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相对于社区成员的主要价值
二、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主要价值
三、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相对于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的主要价值
四、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相对于社区建设的主要价值
五、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相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

第六章 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
第一节 治理化改革浪潮的兴起
一、全球社会治理化改革的兴起及原因
二、我国治理化改革进程
三、我国社区治理化改革进程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和宣传
二、立法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发展方针
三、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社区的关系
四、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管理体系
五、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六、改革全科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的环境制约及对策
一、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的社区环境制约及对策
二、社区卫生服务治理化改革的公共政策环境制约及对策

第七章 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建设
第一节 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及其主要构成要素
一、社区卫生治理能力的定义
二、社区卫生治理能力的核心类型
三、影响社区卫生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
四、社区卫生治理能力的价值特征
第二节 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建设的一般原则
一、自治原则
二、行动原则
三、参与原则
四、平等原则
五、协商原则
第三节 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建设行动框架、基本特征和意义
一、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建设行动框架
二、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建设行动框架的基本特征
三、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建设行动框架的意义
四、社区卫生治理能力建设相关问题

第八章 社区健康问题评估
第一节 社区健康问题评估及其意义
一、社区健康问题评估
二、社区健康问题评估的意义
第二节 社区健康问题评估的基础
一、社区健康问题评估中的核心概念
二、社区健康问题评估的核心原则
三、社区健康问题评估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社区健康问题评估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
二、制定当前社区内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清单
三、排列当前社区内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优先序列
四、选择一个作为社区卫生治理对象的健康问题
五、设计社区卫生行动治理方案

第九章 社区健康治理行动评估
第一节 社区健康治理行动评估概述
一、社区健康治理行动评估
二、社区健康治理行动评估的意义
三、社区健康治理行动评估的基本原则、步骤
第二节 社区参与及其评估
一、社区参与
二、社区参与的评估
第三节 社区社会资本及其评估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内涵
二、社会资本、健康、社区健康治理行动
三、社区社会资本的评估方法

第十章 社区变迁之健康影响评价
第一节 社区变迁及其对健康影响
一、社区变迁
二、社区变迁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健康影响评价
一、健康影响评价及其渊源
二、健康影响评价的意义
第三节 健康影响评价之原则、步骤
一、健康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健康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
第四节 我国社区变迁之健康影响评价面临的障碍和建议
一、健康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二、社区卫生组织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的可能性
三、社区卫生组织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的主要障碍与对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