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马克·霍尼斯鲍姆长于书写历史细节,在这本详细叙述了19—20世纪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流感流行史著作中,读者可以看到一场全球性传染病带给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它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成千上万的死亡人数,还有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个体的叙述和集体的记忆交织呈现,只有亲历者才能明白这场大流行带来的巨变。
面对一场未知的传染病,人类要如何应对?如何警惕“科普”变传谣?又如何避免从“傲慢”的陷阱中爬出,却掉入“恐慌”的深渊?阅读本书,我们也许可以从中找出答案。
本书叙述了19—20世纪的流感流行史,讲述了医疗部门如何为描述流感的临床特征而努力;铁路和日益发达的交通如何加速了病毒的传播;电报的发明以及新的大众媒体传播如何放大恐惧,引发公众的轰动反应;专利医药行业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恐惧的;以及人类对疾病的恐惧是如何渗透到维多利亚文化中去的。流感几乎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和文化焦虑的晴雨表,对经济衰退、技术发展、城市化和社会退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应对正在发生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引言:流行病中的斯芬克斯
第一章:前现代的流感
第二章:一场由电报引发的疫情:新闻、轰动效应和科学
第三章:“一种难以形容的恐惧”:流感、神经质与精神病
第四章:恶魔和脱离了肉体的灵魂:流感、男性气概以及世纪末的哥特式作品
第五章:“死神现在很忙”:流感、名人与痛苦
第六章:“无所不在的恐惧感”: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和诺思克利夫的报纸
第七章:“被遗忘的”大流行:流感、创伤和现代记忆
第八章:启示录
附录:死亡与统计学回顾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书从历史记录中寻找到了更加多的细节,描述了流感最为猖狂的时期,同时对于人类来说也是最为黑暗的时期……面对传染病,多了解一点传染病的历史,我们将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现在正在流行的这场传染病。虽然历史总是如此雷同,但微生物在进化,人类也在进化,每次流行都各有特点。人类必须保持谦卑之心,依靠科学,既要跑得比微生物更快,也要学会和微生物共生共存。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本书精彩地描述了流感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在塑造我们对流感的认知和反应方面,文化活动是如何发挥了难以置信的强大作用的。
——《柳叶刀》
马克·霍尼斯鲍姆的新书雄心勃勃:他试图比较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一连串流感流行史,同时也通过医药史、情感态度和物质现实来探讨这种疾病。洋洋洒洒,激动人心,切中要害。
——乔安娜•伯克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历史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对大多数人来说,流感指的是西班牙大流感或更近一些的威胁。而在本书中,霍尼斯鲍姆进一步补充了19世纪90年代的俄国流感大流行这段很重要的历史。最重要的是,本书轻松易读。
——威廉•拜纳姆 伦敦大学学院医学史名誉教授,《耶鲁极简科学史》作者
本书避开了更加可预测的社会历史或历史认识论方法,从情感学的角度讲述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流感流行史,开创了理解流感的一种新思路。
——肯顿·克罗克尔 Medic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