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下之海——明清中国闽南海洋地理研究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196253
  • 作      者:
    李智君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以往的学者们把学术的主要关注点,放在中国本土的地域之内,对于中国本土之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与社会地理的联系,则较少涉及。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比较突出和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李智君教授的《风下之海——明清中国闽南海洋地理研究》一书,显然又是一部弥补这些学术缺憾的重要著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智君,复旦大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著有《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在《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历史地理》《清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复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人文地理》《海洋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六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项,省教学成果奖二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以帆船为主的航海时代,风是一把双刃剑。风信是航海的动力,风涛则是航海的祸患。因此,帆船在险恶的西北太平洋上航行, 如同在刀尖上起舞。本书以明清时期厦门湾为中心,以泉州府、漳州府和台湾府为研究区域,围绕着同一个海洋地理剖面,即海岸带-海峡-岛屿-远洋,分十个案例探讨季风、热带气旋控制下闽南民众的海上生活,是中国历史海洋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证明: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作为人类生活舞台之一的海洋地理环境,虽然各个要素或有程度不等的变化,但不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主导因素。因为即便是在传统时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也丝毫不弱。与之相对照,人类社会本身,尤其是国家行为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要远大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国的海疆和西北边疆一样,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涨落,基本上随着国家对边疆经略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力的盛衰而涨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内向化的文化与外向化的经济――中国闽南民众的“海陆异用”

第二章  小冰期福建省寒冷期的气候与生态变化

第三章  天地之气交逆――明清时期的风信理论与航海避风

第四章  明代漳州府“南门桥洪水杀人”的地学真相与“先儒尝言” ――基于明代九龙江口洪灾的认知史考察

第五章  近500年来九龙江口的环境演变及其民众与海争田

第六章  海洋政治地理区位与清政府对澎湖厅的经略――以风灾的政府救助为中心

第七章  清代战时台湾兵力的大陆补给与跨海投送――以乾隆朝平定林爽文战争为例

第八章  两岸一体防范――台湾战争时期省政府对海峡西岸移民社会的控制

第九章 无远弗届与生番地界――清代台湾外国漂流民的政府救助与外洋国土理念的转变

第十章  此岸与彼岸之间――由《遐迩贯珍》看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