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读懂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0.00     定价 ¥ 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1165589
  • 作      者:
    汪文学
  • 出 版 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汪文学,1970年生,苗族,贵州思南人,文学博士,教授。半生职业,游走于为学与为政之间。

大学教授二十余年,曾任图书馆长、文学院长、教务处长,以治中国古典文化为职志。

中道因学入仕,曾任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现任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以推进文教事业和旅游产业为职业。或学者,或官员,以学助官,以官促学,相得益彰。性嗜书,喜藏书,勤著书,曾管书,亦教书,故以“书生”自居。三十年博览旁观,好学深思,笔耕不辍,有著述十余种,自重者有《正统论——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研究》《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扬雄与六朝之学》《诗性风月之光华 一一 传统中国语境中的情爱精神研究》《中国人的精神传统》《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贵州地域形象史研究》《贵州地域文化精神研究》十种。自信著书,唯在兴趣,且将所思所想所触所感,诉诸文字,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此书在区分中国古代诗学古典美和现代性之基础上,力图呈现中国古典诗学之理想品格,即温柔敦厚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背景,分析阐释其基本内涵和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探讨其对中国文化特质之形成和中国人精神传统之涵育所发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代国民教育的借鉴意义,对当代文化精神建设的现代价值。中国古典诗学以均衡、和谐为主要特征,以雅、厚、和为高追求,以温柔敦厚为理想品格。本书即是从温柔敦厚这个理想品格的角度切入,论证中国古典诗学的一般特征,包括审美特征和教化功能。

展开
精彩书评

吾尝谓中国史乃如一首诗。余又谓中国传统文化,乃一最富艺术性之文化。故中国人之理想人品,必求其诗味艺术味。

——钱穆


展开
目录

绪 论                                                               001

一、选题缘起                                                          001

二、概念诠释                                                          007

三、研究目标                                                          015

四、本书要旨                                                          019

  第一章 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的理想品格                             027                                                                            

一、“温柔敦厚”释义                                                  028

二、温柔敦厚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理想品格                                  036

三、温柔敦厚诗学理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呈现                              043

第二章  扬刘韩顾: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054

一、扬雄: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建构                                      055                                 

二、刘勰: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理论阐释                                  063                                          三、韩愈: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解构                                      072

四、顾随: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重构                                      077

第三章 同祖风骚:中国古典诗学源流论                                   085

一、说“风骚”:关于“风骚”之本义及其引申的考察                      085             

二、“同祖风骚”的文学史观和诗骚之辨                                  094

三、诗文各有体:诗是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理想的最佳文体                    114                                     

第四章 诗心文胆:中国古典诗学创作论                                   134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中国古典诗学构思论                            135

 二、诗心与诗情:顾随情操诗学理论探讨                                 144 

 三、诗心与爱心:创作心态与恋爱心理的相似性                           161                             

第五章 圆美流转:中国古典诗学技巧论                                   172

一、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172

 二、诗之为技:中国古典诗艺的圆美特征和敦厚追求                       177

三、含蓄蕴藉:中国古典诗歌的表情方式                                  208           

第六章  悲欢离合:中国古典诗学情感论                                  217

一、诗言志: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传统                                    217

二、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国古典诗学的情感界定                          229

 三、从真情到正情:中国古典诗学的情感取向                             238                                   

第七章 物色之动:中国古典诗学题材论                                   253

 一、于诗得意多因月:中国古典诗学的题材选择                           253

 二、江山之助:中国古典诗学的山水情怀                                 267

 三、性别诗学:中国古典诗学的柔性特征                                 277

第八章 诗教中国:中国古典诗学教化论                                   290

一、诗教:“以诗教民”或“以诗化民”                                  290

 二、以诗为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00

三、当代国民教育现状与儒家诗教的现代价值                              321

 第九章 诗意栖居:传统中国人的诗性精神                                327

一、诗性精神与自由精神                                                327

二、诗性精神:传统中国文化精神之特质                                  336

三、诗性人生: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结语 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现代价值    345

结 语      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现代价值                                 354                                    

参考文献                                                              37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