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此书在区分中国古代诗学古典美和现代性之基础上,力图呈现中国古典诗学之理想品格,即温柔敦厚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背景,分析阐释其基本内涵和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探讨其对中国文化特质之形成和中国人精神传统之涵育所发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代国民教育的借鉴意义,对当代文化精神建设的现代价值。中国古典诗学以均衡、和谐为主要特征,以雅、厚、和为高追求,以温柔敦厚为理想品格。本书即是从温柔敦厚这个理想品格的角度切入,论证中国古典诗学的一般特征,包括审美特征和教化功能。
绪 论 001
一、选题缘起 001
二、概念诠释 007
三、研究目标 015
四、本书要旨 019
第一章 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的理想品格 027
一、“温柔敦厚”释义 028
二、温柔敦厚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理想品格 036
三、温柔敦厚诗学理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呈现 043
第二章 扬刘韩顾: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054
一、扬雄: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建构 055
二、刘勰: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理论阐释 063 三、韩愈: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解构 072
四、顾随: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重构 077
第三章 同祖风骚:中国古典诗学源流论 085
一、说“风骚”:关于“风骚”之本义及其引申的考察 085
二、“同祖风骚”的文学史观和诗骚之辨 094
三、诗文各有体:诗是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理想的最佳文体 114
第四章 诗心文胆:中国古典诗学创作论 134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中国古典诗学构思论 135
二、诗心与诗情:顾随情操诗学理论探讨 144
三、诗心与爱心:创作心态与恋爱心理的相似性 161
第五章 圆美流转:中国古典诗学技巧论 172
一、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172
二、诗之为技:中国古典诗艺的圆美特征和敦厚追求 177
三、含蓄蕴藉:中国古典诗歌的表情方式 208
第六章 悲欢离合:中国古典诗学情感论 217
一、诗言志: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传统 217
二、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国古典诗学的情感界定 229
三、从真情到正情:中国古典诗学的情感取向 238
第七章 物色之动:中国古典诗学题材论 253
一、于诗得意多因月:中国古典诗学的题材选择 253
二、江山之助:中国古典诗学的山水情怀 267
三、性别诗学:中国古典诗学的柔性特征 277
第八章 诗教中国:中国古典诗学教化论 290
一、诗教:“以诗教民”或“以诗化民” 290
二、以诗为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00
三、当代国民教育现状与儒家诗教的现代价值 321
第九章 诗意栖居:传统中国人的诗性精神 327
一、诗性精神与自由精神 327
二、诗性精神:传统中国文化精神之特质 336
三、诗性人生: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结语 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现代价值 345
结 语 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现代价值 354
参考文献 371
吾尝谓中国史乃如一首诗。余又谓中国传统文化,乃一最富艺术性之文化。故中国人之理想人品,必求其诗味艺术味。
——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