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心欲绝,到辞职下海;从创业投资,到爆仓破产;翁伟昂向死而生,最终柳暗花明。
在这个艰难而又孤独的创业过程中,能够支撑其一路走过来的,是理想和信仰。幸运的是他发现并且抓住了二十世纪这最后十年里的机遇,终于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这是一部描写翁伟昂艰难奋斗历史的长篇小说。
翁伟昂离开了曾经留下他那么多青春记忆的小城,他需要的是更广阔的天地。尽管这使他和他所挚爱的人,心中充满了痛苦和遗憾。他孤身一人来到深圳特区创业打拼。在这十年里,他辞职下海,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创办了红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入了陌生的计算机行业。
然而他对小城旧事的怀念、对鹏城之恋的遗憾、在新环境下创业的艰辛,以及世界观的迷茫纠结在一起。他在这迷雾重重中艰难探索,面对着一个个激流险滩和爱恨情仇,尽管已经人到中年,但他仍然执着地追求着他的理想,探寻着他所渴望的真理。
第一章 岭南印象
翁伟昂轻轻踩着刹车,直到距离前面林肯轿车半米远的地方,才把他的Jeep切诺基越野车稳稳停往。刚才他已经踩下离合器,把手动挡推到了空挡的档位上,借着车的惯性溜到了前面林肯轿车的后面。现在的油价可不便宜,这台越野车又是个喝油的小老虎。
省的就是赚的,这是任何民营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尽管早就推到了空档的档位上,可翁伟昂还是习惯地晃了几下手动挡,然后才拉起手刹,移开踩着刹车的右脚,放松了一下身心,望着车窗外的南方特区发了一会呆。
夜色已经笼罩了大地。虽然20世纪末的中国刚刚进入汽车社会,可在布吉镇这边,每到上下班的时候,关口附近的交通堵塞就已经很严重了。此时布吉镇周边一条条的大街小巷都变成了车灯的江河,一望无际的汽车和摩托车将各个大小路口堵得水泄不通。
尽管特区政府发布了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的法规,可每到这时就法不责众了。那个年代莫名其妙就着急上火的新老司机们,总是用汽车刺耳的喇叭声宣泄着心中的焦躁、厌烦和不知道哪来的怒火。时间久了,无数必须在布吉镇这边日日往返的特区人就多了一句口头禅:“布吉,不急,急了也没用!”
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这片在昔日的荒郊野岭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特区,就已经发展成一座大都市。虽然关口还在那里,但也仅仅是形式而已了。
布吉镇位于深圳市中部。这个自古以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小镇,随着改革开放和特区的建立,昔日的穷乡僻壤渐渐地乌鸦变凤凰,丑小鸭都快变成白天鹅了。
布吉镇紧邻关口,地理位置就此变得十分优越起来。由于南邻经济特区腹心地带的罗湖区,所以这里人多车多小贩多,特别是到了晚上更是热闹,无数在关内写字楼上班的特区白领们,晚上就必须回到这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翁伟昂就是其中之一。
十年如烟,恍惚之间时光已经飞驰到了1999年末,这已经是翁伟昂来到特区的第十个年头了。他斜睨着布吉街道两旁熙熙攘攘的夜市,脑海里飘浮过这十年间的如烟往事,他连忙将思绪集中到了刚刚结束的董事会会议上。
又是一个周末,时光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转眼之间20世纪就要结束,21世纪就要来到了。作为即将跨世纪的一代人,翁伟昂见证了中国在20世纪末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并在这世纪沉浮中亲身经历和感受了这十年间,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当翁伟昂挥泪告别了他的小城故事和那难忘的20世纪80年代,在这南方特区开启了新的人生旅途后,他的个人命运也在20世纪最后的这十年里起起落落,这让他品味了创业的种种艰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甜酸苦辣。
红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拟上市股份制公司的序幕终于拉开,但是距离IPO上市成功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一切都还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作为红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和大股东,翁伟昂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周末,必须放弃在这夜色温柔中去寻一方乐土的欲望。他警告自己必须回到孤独中去独立思考,为公司、为员工、为股东,当然更是为自己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而民营企业又是市场孤儿,所以要创业就必须愿赌服输。愿赌就必须精心谋划,或者说是算计,而且必须赶在服输之前尽力而为,否则也就只能服输了。
这就是翁伟昂在这十年的下海潮中,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的现实生活。他在这下海潮中的生活既充满着梦想又如履薄冰,既享受着财富的荣耀又忧心忡忡着未来,既渴望着那夜色温柔又不得不压抑身心的欲望,独自去面对和承受这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和个人命运。
翁伟昂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慢慢地吐了出来,刚觉得身心轻松了一点,就被车后疯狂按响的愤怒的喇叭声惊醒,这才发觉前面的林肯轿车已经驶出了老远。他连忙踩下离合器、推上一挡、按下手刹、轻踩油门,一个熟练的半联动开动了越野车,然后迅速地换过了二三挡,踩着油门向前冲去。
望香明居是两年前开盘的一个大型楼盘,由于地处关外,所以第一期开盘时场面很是冷清。那时东南亚金融危机刚过去不久,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也很低迷,再加上那时候私家车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家庭,没有多少人愿意往这么远的地方跑,所以刚开盘时的房价每平方米还不到五千元。但是翁伟昂那时已经嗅到了这个楼盘巨大的升值空间,所以他硬着头皮凑够了一百万现金,全款买下了望香明居第一期的最大户型——一套两百平方米的顶层复式豪宅。
这在20世纪末的中国也算是个天价了,不要说是平民百姓,就是对于那个年代的中产阶级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作为一个重返单身生活,并且命中注定似乎更需要孤独的人来说,为什么还要花费这样一笔巨款,买这么大的一套住宅呢?
这是因为在翁伟昂的心底里,一直深埋着那几段恋情给他的内心世界留下的刻骨铭心的爱恨情愁。虽然那几段情缘曾经让他伤心欲绝,但是在缅怀之余,他又始终对未来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渴望。
翁伟昂将车开到望香明居小区里,找了块空地停下了车。望香明居的第一期虽然交房了,但是小区里的配套环境和地下车库还没有搞好,再加上各家各户都在陆陆续续地装修,所以小区里还乱得像是工地一样。
翁伟昂的这套顶层复式豪宅也才装修好不久,因为装修的气味还很重,所以他很少回来住,还是像以前那样住在公司里。但是这个周末,他确实需要回到这个清净、孤寂的家里,一个人静下心来,在这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总结一下过去,规划一番未来。
电梯的四壁包着保护板,上面贴着各家装修公司和送沙子水泥的联系电话、传呼机号。翁伟昂乘电梯到了顶层,打开家门反身将门扣上。房间里潮湿而又闷热,他赶快打开了空调,又将客厅里的灯全部打开,再没有什么能比在自己光明的豪宅里,更能使人充满美妙的幻想了。此时一罐冰凉的啤酒就像琼浆玉液,令他紧张了一个星期的身心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下来了。
翁伟昂半躺半坐在欧式风格的布艺沙发里,让那淡淡的酒精和啤酒花香在自己的身心里发散。这感觉是如此美妙,但他又不得不警告自己别在这美妙的感觉中陷得太深。他知道在这美妙的幻觉之后,他的心底又会涌起那痛彻心扉的感觉,那痛苦会使自己的身心肝胆欲裂,使自己再次陷入那无助的绝望之中。
但他决不能允许自己垮掉,在这个周末,他需要的是清醒而又理智的心态,他必须用自己的大脑在这市场和资本的迷雾中为自己,更为自己一手创办,并即将重组更名为红宣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公司,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业务重心。这样一想翁伟昂就站起身来,在宽敞的客厅里踱来踱去,强迫自己的思维向着预定的方向驰去。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到底什么更为重要呢?”他又在心中向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
现在翁伟昂必须对这家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进行重组了,这是一个既令他兴奋,又令他痛苦的工作。重组后的股份公司与他独立经营的私营公司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资本的构成。如果说股份制重组对他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当然是可以集聚大笔资金,迅速消减债务,可随之而来的最现实的问题,则是公司领导权的显著变化。
以往那种一锤定音的工作方式将不复存在,代之的又是无穷无尽的会议和反反复复的协商协调。那么这个公司的前进方向,也就不再是以他个人的理想和意志来决定的了,因此他现在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重组后的红宣高科的发展和经营方向。
“是向着以营利为唯一目标,以经营型为主的方向发展呢?还是继续沿着以高新技术为发展方向,以软件开发为主的理想前进呢?”翁伟昂不禁扪心自问。
第一章 岭南印象 // 001
第二章 四十而惑 // 019
第三章 泡沫人 // 031
第四章 涨跌停板 // 043
第五章 鹏城之恋 // 057
第六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 // 074
第七章 爱恨情愁 // 093
第八章 欲望都市 // 117
第九章 创业年华 // 138
第十章 亿万之梦 // 152
第十一章 脑海里的时光机 // 162
第十二章 京华烟云 // 166
第十三章 时代交响乐 // 168
第十四章 独自泪流 // 171
第十五章 红尘滚滚 // 191
第十六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 // 209
第十七章 致命陷阱 // 224
第十八章 幻梦 // 240
第十九章 世纪之问 // 255
第二十章 跨世纪、跨千年 // 257
尾声 //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