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8051
  • 作      者:
    孙旭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旭红,男,1982年生,安徽庐江人。历史学博士,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合著有《两宋四明楼氏的盛衰沉浮及其家族文化》(第二作者);在《思想战线》、《历史教学问题》、《抗战史料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抗战文化研究》、《孔子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两宋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学术发展背景,造成了《春秋》学研究的繁盛局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运用经学、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居今”与“志古”两个视角对宋代《春秋》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对于推进《春秋》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引言
二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宋代理学与《春秋》学
第一节 经学变古与理学勃兴
第二节 理贵自得与己意解经
第三节 理学纲常与经传伦理
附论渗透的趋势:《春秋》学的理学化

第二章 经、史视域中的宋代《春秋》学
第一节 经承旧史、史承赴告
第二节 因史制经、缘经求义
第三节 经史交融、以史通经
小结 经世与借鉴:经、史之分的两难

第三章 宋代《春秋》学中的王霸之辨
第一节 心术之异论王霸
第二节 义利、理欲辨王霸
第三节 尊王攘夷论王霸
小结 往故与将来:王霸之辨的意义与局限

第四章 宋代《春秋》经解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求情责实、原心定罪:经解的内在依据
一 赵盾弑君例
二 许止弑君例
小结 原事与逆志:求情责实的尴尬
第二节 别嫌明微、正名定分:经解的诠释方向
一 卫杀其大夫元喧及公子瑕例
二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例
小结 正名与褒贬:以经义诉诸秩序的努力
第三节 权者反经、有善乃为:经解中的经权关系
一 宋人执祭仲例
二 孔父、仇牧、荀息死君难例
小结 反经与行权:变相的褒贬书例

第五章 始隐与获麟:宋代《春秋》学的问题意识
第一节 感麟而作与文成致麟:绝笔的意义追寻
一 西狩获麟与黜周王鲁
二 感麟而作与文成致麟
小结 蜕变与新生:获麟之义的因革损益
第二节 拨乱反正与百王大法:始隐与撰作之旨
一 《春秋》为“尊王”与“拨乱反正”而作
二 《春秋》为天下后世而作
三 《春秋》为是非善恶、存理灭欲而作
小结 沉潜与执着:“始隐”的经世诉求
结论 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的整体评价
一 “明体达用”观念下的治经典范
二 “回归原典”运动中的反省意识
三 “内”、“外”困境下的惯性缺陷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