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来看由“蓝色光标”提供的案例——联想平板电脑——《爱·在线》。通过本案例,大家可以一起看看渠道整合后的推广威力。对了,看书的时候记得和书本保持一定距离哦,我怕案例的威力太强会震伤大家,各位谨记。
2013年10月10日,被誉为“2013年最疼的爱情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上映。作为独家合作伙伴的联想平板电脑,自然不能错过最好的跨界宣传机会。
“蓝色光标”是联想平板电脑的推广运营商,这个活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们身上。在经历过无数次创意小宇宙爆发后,基于《我想和你好好的》的情感电影线路,确定本次营销走“情感营销”的基调。由《我想和你好好的》的原班人马来拍摄网络电影《爱·在线》。冯绍峰、倪妮出演,马蔚然导演,并请出微博知名意见领袖“作业本”担纲编剧。作业本当编剧?我当时的感觉是“切!”
当然,我们要描述的亮点不在拍摄定位、基调和噱头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上,如何将微电影推出去,借而为联想平板电脑做出最有效的营销。渠道整合才是我们这一小段要聊的。
我们首先来看微电影拍摄之前的推广渠道选择:微博、豆瓣。
微博,现今中国最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媒体;豆瓣,现今中国最闷骚、最小资、最文艺、最有范儿的新媒体。用来宣传这么一个闷骚又需要影响众人的文艺小电影,再合适不过了啊。具体看看:
我们首先来看微电影拍摄之前的推广渠道选择:微博、豆瓣“真情事务所”小站。
5月20日,借势“520”这个近年来被网友不断炒热的“我爱你”日的网络话题热度,这两个新媒体在渠道中发起2013版《爱·在线》微剧本征集活动。一个由一线明星拍摄的微电影,剧情走向可以让网友参与其中,这种噱头,足以引发豆瓣和微博上的针对性受众的参与热情。在微电影开拍之前,仅两周时间内,官方微博就收集到300余份作品,豆瓣平台上也收集到190余份。这样一个微剧本的征集活动,不仅触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而且联想将拍摄《爱·在线》的消息也得到传播,让联想平板电脑在电影未开拍前就得到了大量的受众感知,大家对微电影的拍摄细节都有了很高的期望值。
接下来6月10日,微电影正式开拍,而开拍现场的探班原始消息全部来自于联想平板电脑官方微博,端午假期期间的3天微直播,让网友的关注度不断升温。这期间,联想平板电脑全程植入直播内容中,网友在了解明星拍摄细节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了对联想平板电脑的认知。
而拍摄过程中,仅仅3天的微直播并不能持续性地留住受众的目光,为了借势微电影将联想平板电脑的植入达到最大化,“蓝色光标”又做了第二次的渠道整合。
微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渠道整合应用:微博、百度贴吧、豆瓣小组。
由于网友可以参与剧情走向,这让网友对剧情最终的变化有了很大的期待。参与感,是新媒体营销中的重中之重!顺势而为的营销人员通过泄露剧照的方式在微博、百度贴吧、豆瓣小组中展开话题互动活动#半夜遇到陌生人敲门会怎样应对#,更深度地征集网友对剧情的意见。由于话题有很强的生活代入感,这样的互动在没有意见领袖助力的情况下,自然转发量超过3000次,评论也超过2800次,为联想平板电脑的二次传播做足了功课。在与话题同步的“冯绍峰吧”“倪妮吧”和豆瓣小组中,网友也积极参与,在为剧情出主意的过程中相关的预告图文帖子成为热帖。微电影上线前的网络热度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蓄能。
前期的预热、拍摄过程中网友的参与已经吊足了受众的胃口。在电影上映前,“蓝色光标”又做了第三次的渠道整合:微博、贴吧、豆瓣一个都不能少地成为了预告片的发布渠道。在这样关键的时间点上,主演倪妮、导演马蔚然以及冯绍峰官方影迷会的官方微博都对微电影进行了预告。在影迷的千呼万唤中,《爱·在线》于7月3日正式上线。首日视频点击量就突破3万次,联想平板电脑官方微博转发也超3000次。
而最终的成绩是:微电影的播放量超过500万次。联想“爱·在线”的话题讨论量也超过300万条。联想A3000平板电脑的销售量最终统计超过40万台。(终于见识到新媒体的威力了吧,看上去简单粗暴却有效对不对?)
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微博作为热门的营销工具,在本次产品推广上承载了较多的信息传播任务,但在整个推广路径上,豆瓣、百度贴吧始终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在微电影宣传的关键环节——剧情征集中,由于豆瓣和贴吧可以让网友有更充分的内容创作空间,从而成为了更有效的营销种子投放渠道;微博则更多地承载了话题发散、营销传播环节的任务。就好像五根手指,各有各的用处,只有五根手指一起发力才能使效果达到最大化!
如果你看完这么长的一段文字觉得有些累了,那就稍事休息,拿起手机扫描右边的二维码来观看一下这个精彩的微电影《爱·在线》吧。
如果你已经关注了本书的官方微博@全民社交,也可私信回复关键词【爱·在线】观看微电影哦!(感谢微奥传媒为本书提供的相关互动)
通过本案例的整个流程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媒体营销渠道的选择上,仅盯微博、微信这种热度最高的营销平台是不明智的,你需要找到最为有效的受众,聚集地配合微博一起来做到有效的种子投放,才能将营销的能量释放到最大化。
刚才说的是不同新媒体之间相辅相成,取得的良好效果。其实,即便是选定了某一个新媒体来使用,你也可以使用它的各种产品和功能丰富你的推广计划。再举个例子给你,是我自己的例子。兄弟我当年向@薛木子求婚的视频,在没有刻意推广的前提下,自然播放达到27万次。
怎么做到的?只用了新浪微博。其实微博里面有很多的好工具、好产品和好思路,我用到的是大屏幕、微投票、微活动、视频外链、微访谈和热门微博,如果当时有微任务和粉丝通的话,那轻松过100万点击了。所以,在联想的例子里面我们知道,别仅盯微博、微信,要打组合拳。从我求婚的视频案例里面,我们还要知道,针对某一个新媒体,我们要了解它的细节,并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微博不只是发布框,还有微任务、粉丝通、大屏幕等产品,微信也不仅仅是通信工具和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微信支付都已经是成熟的产品组合。
细说营销渠道
微博、微信作为这两年国内社交网络和新媒体的典范,成为很多人营销的首选推广渠道。跟随最新的营销工具发展步伐固然无错,但这种表面的繁华有时候让营销人不能真正分辨出适合自身的营销渠道在哪里。这样说大家也许并没有太深的感触,那我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出发带大家一起认知真正的新媒体渠道构造。
各位在航空公司、五星级酒店、租车公司上班的朋友,你们是否听说过一个论坛,叫作“飞客茶馆”呢?因为要常年在全球各个城市间辗转,所以我会经常光顾一个叫作“飞客茶馆”的网站来查询酒店、航空公司的评价信息,来决定我的行程。这个网站聚集了中国大部分每天飞来飞去、每天在五星级酒店消费的商务人群。比如说,国航顶级会员——“凤凰知音”白金会员中一半都在这个论坛上。(嗯,当然也包括悲催的一年飞150班飞机的我。)而这些人也正是中国最具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之一。当然,作为企业不一定非要在这样的人群聚集地发布广告,但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你酒店的客户在这样的论坛里对企业做了负面的评价,而你却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结果会怎样?如果通过你的引导,让你酒店的客户在“飞客”上面做出正面评价又会怎样呢?如果你再有些产品的软植入呢?是否会影响一大批潜在或已有客户的选择倾向呢?
也许你会顾虑,细分人群的渠道既然很多,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渠道真的是有效的?这种情况下,大家不妨关注一下豆瓣。在经历开心网的没落、微博与微信的兴起,上线超过8年的豆瓣仍然活跃,月覆盖独立用户达2亿之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一直以兴趣聚集用户,并为用户互动创造条件。在这样一个用户量超过7500万的兴趣平台上,我们只需要知道受众的兴趣点所在,就可搜索到相关的小组,从而达成基于兴趣点的精准营销。而这种营销由于容易戳中受众的真正喜好,不但可以为品牌小站导流,还能在互动中触发用户生产出十分有才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豆瓣中还能波及内容制作者的关系链条,从而为品牌传播带来附加价值。而每一次营销的收尾阶段,如果互动够火爆,还能形成跨平台扩散。我们在热门微博中看到的很多有趣的话题,都是始发于豆瓣的。这样的传播节奏,让内容大面积爆发前,在豆瓣中做了优化和清洗,在微博这样的大受众平台上就更容易快速传播出去了。所以,如果你并不能很好地筛查出行业、细分渠道,那么在豆瓣中搜索基于兴趣点的聚集人群不失为一个恰当的渠道选择办法。
除了这些之外,我在本章中还要强调一个被很多营销人淡忘的渠道——人人网。目前,人人网在学生聚集上流量很大,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600万。我一个做中学教育的朋友跟我讲,他的学生很多人都泡在人人上交友、互动。那么如果你的商品想打动学生群体,可以尝试在这个渠道做一些相关的宣传策划。
把这么多新媒体渠道摆出来,并不是让营销人削弱在微博、微信上的投入,毕竟微博、微信聚集了中国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绝大部分人群。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为营销人,不能只是跟风地把营销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对行业渠道进行系统深挖,做好整合营销才能快速达成营销目的。毕竟效果是检验营销的唯一标准。
营销之前先要想清楚营销的本质
营销的最终目的是销售,但营销的本质作用是把企业的观点传递给目标消费者,让他们对企业的产品产生消费冲动。但更多的时候,营销人首先需要获取消费者在关注上的反馈。只要有关注度,品牌或产品的曝光度就达成了。如果传递的观点正确,销售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从营销的本质出发,我们可以理性地重新思考:营销渠道的选择应从潜在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而非仅仅在最流行的渠道上漫无目的地撒网。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两个萝卜两个坑。哎……不对,应该是选择适合的坑再进行营销播种才能收获一筐筐的萝卜。
营销渠道的选择
营销本身是要渐进式进行的,尤其在新媒体渠道模式中,更强调用户的参与性,从而更好地将品牌观点植入受众的心智中,一般的操作步骤为:
(1)种子投放;
(2)激发互动;
(3)事件总结;
(4)整体监控。
当然步骤不是死的,也经常会有先总结后互动的情况。但无论怎样,没有人会对这四个步骤做出完全标准的渠道选择。因为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受众在互联网上的聚集地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同样选择微博作为主要营销渠道,在产品差异性大的情况下,为品牌背书的意见领袖的选择都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你的受众最喜欢在什么地方获取信息,就将你的营销目的融入这些地方,这才是渠道选择的根本。
渠道整合营销案例追踪
从联想平板电脑的推广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中渠道整合仍然是主流。不过营销创意发散的主流渠道仍然以微博为主导。在这种基础上,只要受众群选择得合理,营销种子的投放可以有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
渠道奇葩整合——《南方都市报》
2013年8月20日,《南方都市报》一则寥寥数字的整版广告让很多“小伙伴”都震惊了,上面只有几行字:“前任张太:你放手吧!输赢已定。好男人只属于懂得搞好自己的女人!祝你早日醒悟。搞好自己,愿,天下无三!——张太。”
一时间,关于家庭、道德、广告商底线的讨论不绝于耳,参与讨论的不乏知名媒体人杨锦麟等知名大V。这个广告我看到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讨论不是,不讨论转也不是,生怕说错什么,回家就要给@薛木子写检查书了。
而网友也分成不同的阵营来围观这则广告,有人惊叹于小三的嚣张,以及投放整版广告的奢侈,更多人仅仅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将报纸封面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疯传。就在大家对这则广告各种猜测、各种吐槽的热浪一波波传来时,一颗重磅炸弹出现在微博中。
下午15:35,《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在其官方微博上发文称:“《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独家获悉,这是韩后化妆品的广告。精心策划要连续发7天,今天是第一炮。按照广告法,内地媒体不得登载有具体人身攻击内容的广告。目前说准备把宣传缩短成两三天,可能明天的广告就会为今天的广告‘解画’@21世纪经济报道。”
此文一出,网友纷纷表示震惊。这样一个在微博、微信中广为流传的整版广告居然是品牌精心策划的广告,让本以为可以观战小三与原配之战的网友大跌眼镜。不过不论事件将会怎样峰回路转,前期的预热中已经赚足了眼球,而“韩后”品牌也在毫无破绽的情况下轻松露出。
8月22日,韩后将剩余的整版广告在南方都市报上一次性投放,在官方微博中以#诚挚道歉#的方式对事件的始末做出了快速澄清,以表明品牌并没有进行人身攻击,而是强调女性应搞好自己的主题,从而可以抛弃原来的自己,做一个真正不被小三困扰的女性的观点。而后续的整版广告中也都嵌入了大大的“韩后”品牌logo。
本书中我们暂且不去评论这个事件的始末在道德层面的对错,仅从渠道的整合出发来进行剖析。之前有很多人在讨论媒体的发展形态时极力地唱衰传统媒体,认为“纸媒已死”之人比比皆是。但《南方都市报》和“韩后”的这次联手营销让我们看到了纸媒存在的价值。当一个有极高品牌知名度的纸媒品牌与化妆品品牌联手,运用异于常规创意制造的极富争议的悬念营销,人们会争先恐后地分享出去。而被分享后的最大受益者,除了“韩后”品牌本身,《南方都市报》一时也声名大噪。
所以在渠道的选择上,除了微博、微信这样的主流新媒体之外,细分渠道的互联网渠道,甚至传统媒体都可能成为一个品牌曝光、事件创造的始发地。而微博、微信更多的是承载话题扩散以及覆盖更加广泛人群的作用。毕竟微博、微信上有更加广大的受众群体,要想品牌的曝光足够大,就需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撒欢儿。而撒欢儿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往往是在细分人群渠道或夺眼球的渠道中把噱头做足,这样移植到微博、微信之时才可能激发网友更大的创造力,从而为品牌的自然传播打好真实有效的基础。
本章总结
对行业来讲,营销中的渠道选择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首先要考虑到的是你的受众喜欢在哪里聚集,那么你就需要到这些渠道中创造话题。创造的话题如果互动性好,你的针对性受众就可能基于此话题创造出很有传播力的内容,当然有时候有传播力的内容也可以是提前策划好的。而有传播力的内容在针对性渠道以及主流新媒体中的扩散,是我们最佳的营销方式。所以渠道选择不要只盯微博、微信,而是应该放眼全局。做一个营销,要的是整合能力,包括内容的整合、渠道的整合甚至合作的整合等。只有良好系统的整合才能让一个营销真正地遍地开花。
提示:微博、微信当然可以是一个事件的原始投放地,这一点上还是需要行业的营销人员系统地分辨。营销方法没有定论,但核心是把你的产品价值快速地传递给你的直接受众。这一点是营销人员需要深度考虑的。
好啦!同学们,我们用两章的内容讲完了新媒体中有什么,新媒体在哪里。那你知道新媒体到底是什么了不?哈哈,别被前面看上去很复杂的案例和理论搞晕,实际上相对传统媒体来讲,新媒体不过是多了技术力量干预的信息流动载体。试想一下,在传统媒体上,我们看到一篇文章,除了觉得新鲜,讲给别人听之外基本上也不会有更大的传播力度。但有了新媒体分享、评论等功能的加入,信息就不再是一个点对点的路径,只要你愿意,新媒体中的信息可以没有终点。而由于新媒体中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往传统媒体中社群、产业之间的边界也开始变得模糊。商家和消费者可以更公平地对话,不同行业之间可以更方便地交换观点,甚至联合创造价值。所以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而正是由于这个互动传播的特点,传媒和公关才有了更深远的价值。至于这个价值该如何发挥,别急。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一点一点去探索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