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职业危害与女性生殖健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121035
  • 作      者:
    俞文兰,丁辉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俞文兰,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妇女劳动卫生与生殖健康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委会委员。
  
  丁辉,教授、主任医师、高级心理保健师,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委会秘书长,曾任职WHO母婴健康与妇女保健研究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首医大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展开
内容介绍
  《职业危害与女性生殖健康》分以下方面阐述:妇女健康对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职场有害化学因素对生殖健康的损害,物理及其他有害因素对生殖健康的损害,职业压力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流动女工的职业健康问题与对策,工作场所自我健康管理与干预,正视女职工特殊健康需求与劳动禁忌,以及国内外女职工劳动保护有关规定。并提供了项目组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研制的《女职工生殖健康调查问卷》,供大家参考。
  《职业危害与女性生殖健康》关注的重点是:工作环境各种有害因素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及防控策略,流动女工的健康问题与健康促进,通过工作场所自我健康管理延长工作寿命。
展开
精彩书摘
  《职业危害与女性生殖健康》:
  (一)女性在发展过程中的边缘化地位
  受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女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中,尤以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弱势地位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最为突出。在贫困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其健康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损害。与贫困相伴而来的常常是营养不良、女性地位低下、缺乏医疗卫生服务等。因此,贫困地区的女性由生育原因所致的生殖系统疾病和相关的死亡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国12岁以上人口中有文盲和半文盲中女性占70%,教育缺乏的女性难以获得基本卫生保健知识与信息,缺乏预防疾病和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研究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孕产妇死亡率以小学文化程度为明显的分界线,生育率和多胎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明显的分界线,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孕产妇死亡和多胎生育就越少,更有能力有效地控制与维护自身健康。可见,加强女性培训教育,提高女性文化程度,增强女性在经济文化领域里的权利,改变其边缘化地位是实现女性生殖健康的关键环节。
  (二)女性生殖健康权利的缺失
  健康是生命的资源,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女性的健康权利是女性获得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女性虽然是生育的主体,但是她们的生育意愿却常常被忽视,女性缺乏生殖健康自主权的问题依然存在。女性在生育时间和生育行为上往往不能反映其个人意愿,而是体现了其丈夫或长辈的意愿。正如内罗毕战略指出的:女性控制自身的生育力是她们享受其他权利的主要前提;缺乏自主权的女性,其健康状况必定得不到保障。忽视女性健康权利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家庭,也存在于社会各领域,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往往不被考虑,比如在节育方面,女性的知情选择权常常被侵犯。
  此外,一些部门在制定、管理、评估健康项目时,没有吸纳女性参与健康决策,妨碍了女性的健康进程,因此许多国际机构和国家政府部门把赋予女性权利作为改善女性生殖健康的突破口。
  (三)传统性别文化下的健康资源配置
  凡是涉及女性生殖健康的问题,都会与社会对女性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倡导性别平等,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毋庸置疑,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还决定着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一些社区和家庭在资源配置和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忽视女性的价值和权利。有研究表明,在享有医疗保健的机会方面男孩与女孩存在明显差异,在西北贫困农村,男孩从患病到去医院就诊的时间较短,而女孩患病则常有拖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女性健康对人口素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性别主流化
第二节  生殖健康的性别差异
第三节  生殖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生殖健康与人口素质

第二章  有毒有害化学物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金属
第三节  有机溶剂
第四节  类金属及其他化学物

第三章  物理及其他有害因素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物理因素
第二节  劳动组织与其他因素

第四章  职业紧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职业紧张普遍存在
第二节  职业紧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职业紧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第四节  女性职业紧张的预防与保健措施

第五章  流动女工的健康问题与管理策略
第一节  流动女工的就业现状
第二节  流动女工的生殖健康问题
第三节  保护流动女工健康的策略
第四节  流动女工的职业健康监护与管理
第五节  流动女工的心理健康促进

第六章  工作场所的自我健康管理与干预
第一节  自我健康管理是保障社会健康的基础
第二节  女性在工作场所的自我健康管理
第三节  慢性健康问题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第四节  应激与癌症干预

第七章  正视女职工特殊健康需求与劳动禁忌
第一节  性别的社会属性与生物学差异
第二节  科学对待女工保健的特殊需求
第三节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解读

附录一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
附录二  国际社会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相关规定
附录三  2000年保护生育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第183号公约)
附录四  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981年)(国际劳工组织第155号公约)
附录五  职业卫生设施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第161号公约)
附录六  女职工生殖健康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